1994年, 第14卷, 第1期 
刊出日期:1994-03-25
  

  • 全选
    |
    采矿
  • 高磊, 彭程逵, 李兰英
    矿冶工程. 1994, 14(1): 3-7.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本文在相似材料模型试验的基础上, 探讨了短锚杆群支护碎裂岩体中电耙道的机理, 为生产试验提供了理论基础及有关参数。试验表明, 1.2 m长、0.4 m间距的金属短锚杆群支护破碎岩体的电耙道, 可以有效控制电耙道的稳定, 取得满意的结果。短锚杆群支护机理是用预应力锚杆加固围岩, 在锚杆支护范围内形成一个承载环, 以承受地压。
  • 海跃华, 何琦
    矿冶工程. 1994, 14(1): 8-12.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本文比较详细地介绍了采用动态计时评价方法对七宝山金矿确定合理边际品位进行研究的工作情况、计算过程和所取得的结果, 同时对矿山品位指标进行动态管理也提出了一些具体方法。
  • 贾进宝, 刘正凯, 陈飞, 邱朝阳
    矿冶工程. 1994, 14(1): 13-16.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本文介绍具有雷管感度的高爆速高稳定性的AE型乳化炸药成品和乳胶基质的安全性能试验的方法及结果。在目前暂无国家行业标准可供参照情况下, 文中提出的乳胶基质的安全性试验方法是可行的, 并具有重要的实际意义。试验结果表明, AE型乳化炸药比国内常用的乳化炸药基质安全性好。
  • 李夕兵, 古德生, 赖海辉
    矿冶工程. 1994, 14(1): 17-20.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为探讨常规炸药与确定岩体间实现合理匹配的可能性, 本文采用等效波阻法, 分析了炸药与孔壁之间嵌入不同厚度和阻抗的中间层时的能量传递效果。分析结果表明: 当炸药与岩体阻抗很不匹配时, 使用合适的阻抗和厚度的中间层, 不但可有效地提高能量利用率, 同时无需特别扩大一般工程爆破时的炸药种类, 是一种合理破碎不同强度矿岩的可行方案。
  • 选矿
  • 盖国胜, 陈炳辰
    矿冶工程. 1994, 14(1): 21-25.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本文用系统工程观点分析了球磨系统粉磨过程稳定、失稳与同移等状态特性, 指出了系统状态与诸因素间的内在联系。运用系统结构模型解析法, 对影响系统粉磨过程的主要因素进行了结构关系解析, 定性地刻划了各因素的相关性并建立了系统结构模型, 根据上述结果, 将系统参变量按类别进行了归纳分析, 提出了描述介质级配及其粉磨作用的量化因子和磨内能量密度等新概念, 最后做出系统参变量耦合关系图, 为球磨这一复杂系统的分析研究提供了清晰的思维模块。
  • 王安五
    矿冶工程. 1994, 14(1): 26-29.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攀枝花冶金矿山公司选矿厂自投产以来, 球磨机台时处理量一直未达到设计能力, 其主要原因是入选矿石的性质发生了较大变化, 而生产工艺又不能与之相适应。在大量试验研究基础上, 提出了磨矿-磁选-筛分-磁选新工艺流程。扩大连选试验结果表明, 在确保选别指标的前提下, 新工艺流程可使球磨机台时处理量提高12%。
  • 卢毅屏, 钟宏, 黄兴华
    矿冶工程. 1994, 14(1): 30-33.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以聚丙烯酸为絮凝剂、油酸钠为捕收剂进行了细粒黑钨矿絮团浮选行为的研究。结果表明, 尽管聚丙烯酸对黑钨矿的絮凝能力随其分子量的增大而增强, 但中等分子量的聚丙烯酸表现了最好的絮团浮选效果。在pH 6.8, PAA-5 1 mg/L, 油酸钠100 mg/L的条件下进行了-20μm黑钨矿-石英混合矿的絮团浮选分离, 获得了钨精矿品位68.48% WO3,回收率91.31%的分选指标, 显著优于常规浮选的分离效果。
  • 陈让怀
    矿冶工程. 1994, 14(1): 34-38.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本文系统论述了羧酸类捕收剂改性研究进展及其作用机理。在羧酸的非极性基上引入氟、氯、磺酸基、硫酸根、羧基、硝基和羟基等极性基团, 把氮、氧等具有孤对电子的原子以及多个氧乙稀基团通过缩合等反应加到羧酸的非极性基上, 对羧酸溶液进行超声波和电化学作用等均可不同程度地改善羧酸类捕收剂的选别性能。
  • 何从行
    矿冶工程. 1994, 14(1): 39-43.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金银火法冶炼中炉衬废砖的金银含量高, 回收价值大。研究确定了浮-重联合选矿、产品酸浸除镁的炉衬废砖处理工艺。采用组合浮选药剂, 可强化浮选效果, 浮选尾矿经摇床重选确保了粗粒金银的回收; 精矿酸浸除镁可满足冶炼要求; 尾矿脱镁后可返回铅粗炼系统综合回收金、银、铜、铋等有价金属, 有效地利用了资源。工艺流程简单、合理, 易于实施, 应用于生产取得了良好的经济效益。
  • 冶金
  • 喻学斌, 王化章, 薛健, 刘业翔
    矿冶工程. 1994, 14(1): 44-46.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铝电解温度测量是一个一直没有得到很好解决的课题。近来发现动态法用到铝电解测温中效果较好, 然而, 必须有相应的装置与之配套。本文针对铝电解槽热电偶动态法测温特点, 设计出2套测温装置, 一套用于大型铝电解槽上, 另一套用于小型自焙槽, 介绍了装置构造, 并详细述说了整个装置测温工作过程。
  • 邱电云, 喻庆华, 陈一波
    矿冶工程. 1994, 14(1): 47-50.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本文研究了用加工改性的ZC—1型沸石处理氨氮废水, 使其达标排放, 同时以硫酸铵形式回收氨。并讨论了各操作因素对交换能力的影响。
  • 刘荣义, 钟竹前, 梅光贵
    矿冶工程. 1994, 14(1): 51-55.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本文提出了锌系统的镉渣与阳极泥同时浸出、净化, 镉一二氧化锰同时电解的新工艺, 在同一电解槽里得到电镉和γ型电解二氧化锰2种合格产品。可以大大降低电耗和酸雾。
  • 徐盛明, 汪锡孝, 张传福
    矿冶工程. 1994, 14(1): 56-58.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研究了锂云母在空气中和在大量水蒸气存在时的焙烧过程。着重探讨了气氛、时间、温度对脱氟率的影响以及脱氟率与锂浸出率的关系, 并对脱氟反应机理进行了讨论。
  • 杨静
    矿冶工程. 1994, 14(1): 59-62.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本文根据AHP原理, 以GB 3095-82大气环境质量标准作为基础, 对大气环境质量进行综合评价。方法快速、简便, 适合于多采样点多污染因子的评价任务。
  • 材料
  • 李晋平, 董晋湘, 徐文, 吴锋, 王国庆
    矿冶工程. 1994, 14(1): 63-65.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对TiFe0.86Mn0.1/L-沸石包合物的热力学和动力学性能进行了研究, 与TiFe0.86 Mn0.1比较发现, 两者的热力学性能存在着明显的差异而动力学控制步骤相同, 均受成核及长大控制。
    复合储氢材料的研究是寻找新型储氢材料、改善性能的有效途径。利用沸石和TiFe0.86 Mn0.1合金的特性制备的TiFe0.86Mn0.1/L-沸石包合物是一种不同于单一合金的复合材料[1]。作为储氢材料, 其热力学和动力学性能在实际应用和理论研究中是极为重要的。对于LANi5体系, 许多作者报道过其动力学方面的特性及反应机理[2.3.4], H.S.Chung And J.Y.LEE[5]对TiFe基合会的动力学也进行了研究。热大学研究同样受到人们的重视。本文主要讨论TiFe0.86Mn0.1/L-沸石的热力学及动力学性能。
  • 吴裕生, 齐志伟, 彭秋云, 陈继平, 黄际商, 崔炳
    矿冶工程. 1994, 14(1): 66-69.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本文采用初始成分为Tl1.8CA2.6BA2.0Cu3.0Oy, 研究了一步合成和二步合成的短时间高温烧结及真空封闭较低温长时间热处理的Tl-2223制备工艺。用上述2种工艺均合成出单相性(2223)好的样品, 其超导转变的起始温度Tc(onset)、零电阻温度Tco以及转变宽度△Tc分别为: 一步合成样品Tc(onset)=135K, Tco=127.5K, △Tc=5.0K, 二步合成样品Tc(onset)=140K, Tco=128.7K, △Tc=7.5K。从制备工艺方面对提高TL-2223的Tc进行了讨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