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96年, 第16卷, 第1期 
刊出日期:1996-03-25
  

  • 全选
    |
    采矿
  • 卢文波, 赖世骧, 朱传云
    矿冶工程. 1996, 16(1): 3-7.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本文在评述有关岩石高边坡爆破动力稳定分析研究现状的基础上,提出了一种计算高边坡爆破震动动力稳定影响的联合方法。该法利用时程法和拟静力法的特点,综合考虑爆破地震波传播过程中的衰减、频谱结构特性及相位差等因素对边坡稳定性的影响。实例表明,用文所建议的方法,计算结果较传统方法更符合实际情况。
  • 余明春
    矿冶工程. 1996, 16(1): 8-12.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YYGK-300及200型液压凿岩机采用液压缓冲器吸振降噪,双高压蓄能器降低油压脉动,双面回油锤阀随动机构减少排油压力脉动,提高了零部件使用寿命,降低了凿岩成本。工业试验结果表明:两机型完全适应水星14-1L及2F型台车工作参数,整机简单可靠,在坚硬矿岩中实现掘进作业连续3000m,采矿作业连续1000m无故障运行。
  • 吴爱祥
    矿冶工程. 1996, 16(1): 13-15.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作者提出用猛振原理指导振动机的设计,文中详细阐述了猛振原理及其应用成果。生产实践证明,按猛振原理设计的平振式振动机,是典型的优化振动机,可供推广使用。
  • 孙景瑜
    矿冶工程. 1996, 16(1): 16-18.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 龚克兵, 白顺祥, 付保永
    矿冶工程. 1996, 16(1): 19-21.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矿房式拉槽是以切割天井为初始空间反复扩井而成,它可提高爆破功有效利用率,适用于各种矿岩、各种炸药的多种采矿方法的采场拉槽。经矿山科技人员探索与完善,深孔矿房式拉槽方案在寿王坟铜矿得到成功使用。
  • 选矿
  • 陈泉源, 余永富, 丰于惠, 罗敬逊, 马志华, 王文梅
    矿冶工程. 1996, 16(1): 22-24.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采用浮选或浮选-磁选新工艺流程,从稀土浮选尾矿中可综合回收白云鄂博铌资源。其工业分流试验取得了良好的技术经济指标。新工艺不仅可较好地回收铌,而且可提高铁和稀土的选别指标,有较大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具有良好的工业应用前景。
  • 熊报国, 占幼鸿
    矿冶工程. 1996, 16(1): 25-28.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德兴铜矿三期工程建成后,生产能力达到采选矿石9万t/d,与此同时,矿山酸性废水的污染也日趋严重。基于该矿酸性废水的水质、水量调查及尾矿溢流水质的分析,进行了利用尾矿分级溢流液处理酸性废水的研究。结果表明,采用一段中和或二段中和方式,均可使中和处理后的水质达到国家工业废水排放标准,且满足选矿生产用水的要求。
  • 朱友益, 张强, 卢寿慈
    矿冶工程. 1996, 16(1): 29-32.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酸化水玻璃对萤石-石英型矿石中的SiO具有很强的选择性抑制作用。研究表明,这种抑制剂使矿浆pH值呈弱酸性,从而带强亲水性离子的HSiO胶粒成为主要的抑制组分,同时也消除了Ca2+及其它难免金属离子对石英的活化。此外,酸化水玻璃的脆性化消泡作用,能有效改善浮选泡沫特性,强化泡沫的二次富集作用。
  • 盛忠杰, 陶敏, 郭长阁
    矿冶工程. 1996, 16(1): 33-37.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对影响赤铁矿过滤过程的物理因素和化学因素进行了研究。物理因素主要是通过降低液体的粘度和表面张力,增大压强差,改善颗粒的堆积形式而强化过滤过程的。化学因素对滤过程的影响较为复杂,无机电解质主要是通过压缩矿物表面双电层而强化过滤过程,在矿物表面ζ-电位等于零时,过滤效果最好;有机药剂(塔尔油及其4种馏分)对赤铁矿过滤过程的影响与其相互作用机理密切相关,当药剂在矿物表面发生单层吸附时,过滤效果较好。
  • 刘树贻, 张裕书
    矿冶工程. 1996, 16(1): 38-41.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采用脉动高梯度磁选机对四川南江林家坝霞石选厂现有-0.6mm含Fe大于0.4%的霞石精矿进行了除铁试验研究。结果表明,在合适的粒度及分选条件下,经一次分选,最终霞石精矿的Fe含量可降至0.18%以下,产率大于92.0%,达到用户的质量要求。
  • 冶金
  • 陈本忠, 谭洎曾, 贺泽全
    矿冶工程. 1996, 16(1): 42-45.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本文讨论了电解法生产金属锰时硫酸盐体系的硫酸根,净化采用的SDD、操作的pH值及其用量,电解时亚硫酸盐添加及其添加量、阴极电流密度,产品洗涤对电解金属锰产品含硫量的影响;介绍了使用亚硫酸盐作为添加剂时电解生产的主要技术条件。
  • 姜涛, 黄柱成, 杨永斌, 常永强
    矿冶工程. 1996, 16(1): 46-48.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考查了氨、铜离子、铜氨络离子、pH和搅拌速度对硫代硫酸盐稳定性的影响,进一步阐述了氨、铜离子和铜氨络离子对硫代硫酸盐浸金的作用和影响,提出了含铜金矿采用硫代硫酸盐法时可以不外加Cu2+离子实现金的浸出工艺。
  • 闵国暐, 罗中兴
    矿冶工程. 1996, 16(1): 49-53.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难处理金矿,用传统的常规选冶工艺方法难以实现经济地回收。本文着重介绍近10年来国外在难处理金矿提金工艺方面成熟的工业化技术,探讨这些技术引入国内的可能性。
  • 李庆峰, 邱竹贤
    矿冶工程. 1996, 16(1): 54-57.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 陈和乐, 何伯延, 周拒非
    矿冶工程. 1996, 16(1): 58-59.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本文提供一种测定高温超导薄层中YBaCu原子比值的方法。该方法不破坏试样,可直接进行测定,方法简便、快速、经济。用元素谱线强度比值对相应的原子比值作校正曲线,大大提高了方法的精密度和准确度,结果满意。
  • 材料
  • 张建安
    矿冶工程. 1996, 16(1): 60-63.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在空气中加热人造金刚石单晶,其起始失重温度在900℃左右。随着单晶内包裹体数量的增加,金刚石晶体的热稳定性降低。原因是金刚石晶体内存在的包裹体产生一内应力,该应力随温度的提高而增大,最终导致金刚石晶体在加热时产生塑性变形和石墨化。
  • 陈伶晖, 黄伯云, 贺跃辉, 曲选辉, 周科朝, 徐强
    矿冶工程. 1996, 16(1): 64-67.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本文研究了退火态全层片状组织和热锻未破碎层片状晶团在(α+γ)两相区退火过程中等轴化组织转变的动力学特征。使用光学金相显微镜、扫描电子显微镜(SEM)和透射电子显微镜(TEM)较详细地研究了相变和组织转变特征。结果表明,TiAl基合金中具有完好层片结构的α/γ层片状晶团在高温加热保温过程中表现出高的显微组织热稳定性。
  • 宋仁国, 曾梅光
    矿冶工程. 1996, 16(1): 68-70.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本文提出了一种预测晶界偏析与晶间脆性的新方法,并用此方法预测了Cu基二元合金及高强铝合金晶界偏析对晶间脆性的影响,从不同的角度,揭示了晶界偏析与晶间脆性规律的本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