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96年, 第16卷, 第3期 
刊出日期:1996-09-25
  

  • 全选
    |
    采矿
  • 刘爱华, Dumas B
    矿冶工程. 1996, 16(3): 3-7.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山坡风化表层碎石爬行运动是存在于自然界,并受多种环境因素影响的一种地表缓慢地质变形现象。通过对测量数据和实地观察结果的分析研究,初步描述了这一自然现象的运动机理和存在的运动形式,并提出了对这一自然现象进行可能的力学、数字模拟研究的初步设想。
  • 谢凌虚
    矿冶工程. 1996, 16(3): 8-10.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介绍了为进行大洋多金属结核扬矿模拟试验所建立的计算机自动检测与控制系统的软硬件组成及其计算机数据采集功能,同时描述了该测控系统在扬矿试验中的应用情况。
  • 陈昌富, 彭振斌
    矿冶工程. 1996, 16(3): 11-15.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系统地阐述了液动螺杆钻具动力系统的设计原理,在综合分析钻具动力系统各结构参数和输出性能参数的基础上,提出了一个多目标优化设计数学模型。经实例验证,此模型实用可靠, 可用于设计和研制新型液动螺杆钻具。
  • 王文星, 潘长良
    矿冶工程. 1996, 16(3): 16-18.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提出了矿体的可崩性是自然崩落法可行性研究的重点,分析了岩体原岩应力、节理裂隙分布及其力学性质对矿体可崩性的影响,结合矿石块度预测和矿岩崩落速率预测规律,给出了自然崩落法设计矿体开采的各主要因素。
  • 桂武鸣, 李文秀, 谷德富
    矿冶工程. 1996, 16(3): 19-21.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矿用电动轮自卸汽车装载监测系统的实施可提高汽车的运输效率,降低生产成本,提高矿山管理水平。对所研制的CRIM G-1型矿用电动轮自卸汽车装载监测装置的系统硬件及软件作了介绍,同时给出了该装置的现场测试结果。
  • 选矿
  • 黄之初, 黎水平
    矿冶工程. 1996, 16(3): 22-25.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根据球磨机长期使用的经验,结合人工控制、模糊控制和人工智能技术的优点,提出了磨机负荷专家模糊控制的原理,并解决了其实现方法。该方法可实现模糊控制器的结构参数自动调整,从而具有更大的灵活性和适应能力。
  • 唐林生, 林强, 刘佩华, 傅丽荣
    矿冶工程. 1996, 16(3): 26-29.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对新型硫氨酯ZL4020浮选分离高旺金矿的伴生金铜矿石进行了研究。工业试验结果表明,与丁基黄药相比,在精矿品位相近的情况下, ZL4020浮选的铜、金回收率分别可提高2%,药剂费用降低约25%。与Z-200药剂相比, ZL4020的性能略优,但价格便宜,可作为Z-200药剂的代用品。
  • 王晖, 钟宏
    矿冶工程. 1996, 16(3): 30-34.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系统地研究了N-辛烷基-β-氨基丙酸甲酯( SF8 )的结构与性能,对其紫外光谱特性、等电点、表面活性及起泡性能进行了检测。浮选试验结果表明,在自然pH条件下, SF8 对石英和石榴子石具有较强捕收能力,而对萤石和赤铁矿捕收能力很弱;对萤石-石英-石榴子石及赤铁矿-石英人工混合矿进行浮选分离,获得了满意结果,表明SF8 是一种高选择性的脱硅浮选捕收剂。机理研究表明, SF8 在硅酸盐矿物表面的吸附,是以静电力为主并附有氢键的螯合作用。
  • 周军, 钱鑫
    矿冶工程. 1996, 16(3): 35-38.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通过对攀枝花细粒钛铁矿物质组成的研究,提出了利用混合药剂浮选细粒钛铁矿的技术措施。结果表明,苯乙烯膦酸与2号油按4∶1比例混合使用,浮选效果最好,经三次精选,可获得TiO2 品位47. 22%,回收率74. 58%的钛精矿。
  • 邓全淋
    矿冶工程. 1996, 16(3): 39-40.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简述了里伍铜矿的浮选工艺。建厂设计时,分离浮选作业的pH值设定不尽合理,致使试生产阶段铜精矿的品位低,回收率低。经过试验研究和生产调试,确定了分离浮选作业适宜的p H值,生产指标得到大幅度提高。
  • 冶金
  • 李斯加
    矿冶工程. 1996, 16(3): 41-43.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对乳状液膜提取分离研究领域中的溶胀现象及其产生原因和控制方法等进行了综合评述。控制溶胀应从提高乳化剂性能、降低提取混合强度、在膜相中引入添加剂方面着手。但同时也应注意传质速率问题。
  • 胡宾生, 张景智
    矿冶工程. 1996, 16(3): 44-47.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选择适当的工艺参数对铜陵硫酸渣进行磁化焙烧和磁选,可以获得含铁64. 13%的铁精矿,铁的回收率达到84. 59%,为硫酸渣的利用提供了一条有效途径。
  • 钱东强, 冯学良, 张关禄, 刘时杰
    矿冶工程. 1996, 16(3): 48-50.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针对金川一次铜镍合金氯化液的特点,研究了针铁矿法除铁,除铁率可达99. 9%。除铁后液含铁小于0. 02 g / L,铁渣主要成分是Fe2O3·H2O,镍、铜夹带损失率均小于0. 5%,铁品位达50%以上。
  • 郑隆鳌, 谢征祥, 卢琼
    矿冶工程. 1996, 16(3): 51-53.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用光度法和稀释法分别测算了有机磷一元酸钴四面体加合水反应的ΔH 和ΔS值及有机酸磷的钠盐-水-正辛醇-正辛烷微乳液体系中正辛醇从连续油相转移至界面层的ΔG0o-i。得出四面体钴萃合物加合水的趋势与微乳液形成的趋势一致。四面体钴萃合物加合水反应必需通过微乳液才得以进行。
  • 范斌
    矿冶工程. 1996, 16(3): 54-55.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提出了在pH 5的HAc-NaAc+ KBr 体系中,加入过量的EDTA溶液与Cr络合,过剩的EDT A用0. 02 mo l /L的CuSO4 标准溶液回滴,以Cu2+ 在交流示波极谱dE /dt-E 曲线上出现切口直接指示滴定终点测定铬的方法。铬量分析范围为0. 80~18. 00 mg。回收率为98. 85%~100. 47%。对于含铬0. XX%~XX. XX%的试样,分析10次的相对标准偏差为0. 28%~1. 12%。
  • 任凤莲, 黎艳平
    矿冶工程. 1996, 16(3): 56-59.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在HCl介质中利用高含量的钠离子和硫酸根离子对镁的干扰效应及流动注入试样对镁的稀释效应,可对低含量的钙和高含量的镁用原子吸收法直接测定。方法简便,其分析速度为80个样/h。用于光卤石中钙、镁测定,结果与络合滴定法结果一致。
  • 材料
  • 陈启武
    矿冶工程. 1996, 16(3): 60-63.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提高人造金刚石的粒度与质量是一个重要的课题,这课题的深入,面临设备大型化的问题。要消除大型化过程中出现的混乱与盲目性,需要进一步提高对合成规律及超高压技术的认识, 将行业系统工程的概念更明确地建立起来。
  • 黄建忠, 黄伯云, 梁焕珍
    矿冶工程. 1996, 16(3): 64-68.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研究了以SnCl2 代替价格昂贵的PdCl2 活化钨粉,以联氨作还原剂,用化学镀方法制取高活性、高均匀性Cu、Ni包W复合粉末,测定了制得产品的物理性能及其合金性能。
  • 徐慢, 王为民, 付正义, 袁润章
    矿冶工程. 1996, 16(3): 69-71.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采用机械合金化方法制备了TiC纳米晶粉末,研究了这种纳米晶粉末的微观结构和性能。结果表明: 机械合金化处理50 h,可以获得平均粒径为30 nm的TiC纳来晶粉,其显微硬度随着球磨时间的增加而大幅度提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