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99年, 第19卷, 第4期 
刊出日期:1999-12-25
  

  • 全选
    |
    采矿
  • 唐学军, 王建华, 寇新建, 廖国华
    矿冶工程. 1999, 19(4): 1-5.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描述了适用于岩土工程中模拟多步开挖过程的自适应有限元方法。针对模拟开挖的计算特点, 着重介绍了网格加密及退化、数据结构、以及荷载移置的处理措施, 并通过算例说明自适应有限元用于开挖施工过程模拟分析的有效性和优越性。
  • 郭瑞平, 霍雷声
    矿冶工程. 1999, 19(4): 6-8.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针对两淮地区深冻结井中冻结壁位移过大, 造成冻结管断裂的问题, 建立数学模型模拟分析冻结壁壁面位移分布规律, 找出停止掘进时冻结壁壁面位移与其影响因素——— 段高h, 冻结壁厚度B, 工作面冻实情况, 冻结壁平均温度T, 冻结壁暴露时间t, 地压P 之间的关系, 提出了实际掘进过程中冻结壁壁面位移的分段常段高叠加计算方法, 在此基础上, 得出了冻结壁设计取决于冻结壁面位移时的冻结施工优化设计步骤。
  • 喻长智, 古德生, 杜炜平, 宋光明
    矿冶工程. 1999, 19(4): 9-11.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在分析炮孔爆破特点的基础上, 提出了计算破碎炮孔顶部岩石炸药量的计算公式, 据此建立了计算炮孔堵塞长度的数学模型, 可供爆破设计施工时参考。
  • 刘新荣, 姜德义, 余海龙, 马建春
    矿冶工程. 1999, 19(4): 12-15.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在实验的基础上, 对岩盐的变形特性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 岩盐是一种软岩, 在单轴压缩状态下具有很强的横向变形能力, 泊松比大于0.5, 且变形破坏过程具有明显的分阶段特征;随着围压增大, 弹性模量和应力峰值应变增大, 最终扩容量减少;在三轴应力状态下具有更好的线性关系。
  • 刘效良
    矿冶工程. 1999, 19(4): 16-18.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运用模糊数学方法, 对某铜矿的爆破监测数据进行了模糊聚类分析, 并运用多因子共同作用机理, 对铜矿的矿岩可爆性进行了分类。
  • 选矿
  • 蒋豪杰, 黄圣生, 杨小生, 余奎香
    矿冶工程. 1999, 19(4): 19-21.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以大红山铁矿石自磨介质适应性试验和半工业试验结果为依据, 对自磨介质功指数、NORM 基准数和流程试验结果进行了分析和讨论, 结果表明, 对大红山铁矿石可采用全自磨或半自磨, 但采用半自磨工艺更为合理。
  • 张忠汉, 张先华, 叶志平, 戴子林, 童金堂, 过建光
    矿冶工程. 1999, 19(4): 22-25.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根据柿竹园钨钼铋萤石多金属矿石的工艺矿物学特性, 研究开发出GY 法浮钨新工艺。用改性水玻璃选择性抑制萤石等脉石矿物, 用铅盐活化钨矿物, 用新型螯合捕收剂(代号:GY)混合浮选黑钨矿和白钨矿, 对混合粗精矿进行加温精选, 得到白钨精矿;对精选尾矿, 用GY 捕收剂浮选, 得到黑钨精矿。工业试验结果表明, 对w(WO3)为0.47%的原矿, 钨精矿中w(WO3)可达到70.07 %, 钨总回收率达到81.62 %。与733 氧化石蜡皂法相比, 钨粗精矿量大为减少, 回收率大幅度提高。
  • 梅光军, 薛玉兰, 余永富
    矿冶工程. 1999, 19(4): 26-28.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根据腈在无水乙醇中被金属钠还原成胺的原理, 合成了阳离子捕收剂N-十二烷基-1, 3-丙二胺, 并详细考察了其对赤铁矿、霓石、石英纯矿物的浮选行为。赤铁矿与霓石人工混合矿的浮选结果表明, N-十二烷基-1, 3-丙二胺的选择性比十二胺的更好, 对霓石表现出较好的选择捕收性能。
  • 唐林生, 冯作锋, 林强
    矿冶工程. 1999, 19(4): 29-31.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研究了六偏磷酸钠对石灰石的助磨作用, 结果表明, 六偏磷酸钠对石灰石的超细磨有明显的助磨作用, 而对粗磨无助磨作用;六偏磷酸钠的助磨作用与磨矿浓度、磨机及研磨介质的类型有关, 对以玻璃球为研磨介质的立式搅拌磨机, 六偏磷酸钠的助磨效果最好, 当Na2CO3 和六偏磷酸钠用量分别为0.4 kg/t 和0.5 kg/t, 磨矿浓度为50%时, 可缩短研磨时间, 降低能耗30 %~50 %。
  • 曹佳宏, 赵晓兆
    矿冶工程. 1999, 19(4): 32-34.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某些金精粉中单体金和裸露金所占比例虽然较高, 但采用常规氰化法直接浸取时, 金的浸出率仍然很低。这种金精粉经微爆处理后, 由于组成矿物的特性发生了一系列的变化, 加之脱除了残留在矿粒表面的浮选药剂, 金的浸出率可得到大幅度的提高。
  • 冶金
  • 陈志飞, 董孟君, 沈湘黔, 戴学瑜
    矿冶工程. 1999, 19(4): 35-36.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报道了乙酰丙酮铟的合成方法。添加有机多元酸与铟形成络合物作为合成反应的中间体, 解决了铟盐水解对合成反应的有害影响。
  • 朱国才, 池汝安, 田君, 徐盛明, 周静
    矿冶工程. 1999, 19(4): 37-39.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针对四川攀西w(MnO)=8.2%的稀土矿泥, 采用SO2作还原剂, 在200 L反应釜中进行预脱锰, 在n(SO2)/n(Mn)=2.4, L/S=3∶1的条件下, 锰的浸出率为70%以上, 而稀土及铁的浸出率分别小于1%及3%。锰浸出液除杂后采用碳酸氢铵沉淀得到碳酸锰产品, 产品纯度达到96.78 %。脱锰矿泥与氯化铵按m(NH4Cl)/m(矿泥)=0.2~0.3混合, 在520 ℃下焙烧2.5 h, 稀土浸出率达到80 %以上, 比原矿泥直接氯化焙烧的回收率提高约40%。
  • 刘俊峰
    矿冶工程. 1999, 19(4): 40-42.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以炼铜烟灰制取硫酸锌产品, 用磷酸盐法、黄钾铁矾法、针铁矿法对产品初步除铁, 再用H2O2 氧化法对产品进行深度除铁, 实验结果表明, 采用针铁矿法, 再配合H2O2 氧化法, 除铁效果良好, 酸浸液中铁含量可降至0.01 g/L 以下。
  • 毛拥军, 屈曙光, 贺泽全, 钟祥
    矿冶工程. 1999, 19(4): 43-45.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根据大洋多金属结核中各主要元素的还原性差异, 用碳作还原剂, 在直流电弧炉中选择性还原熔炼大洋多金属结核, 获得了合格的富锰渣产品和熔炼合金。富锰渣中锰收率达91 %, 铜、钴、镍、铁进入熔炼合金的比率分别为:96.73%, 98.13%, 98.53%, 92.90%。
  • 马朝庆
    矿冶工程. 1999, 19(4): 46-48.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添加剂在铜电解生产中起着重要作用, 根据多年从事铜电解技术工作的经验, 在分析添加剂作用及其影响因素的基础上, 对常用添加剂在实际生产中的作用及应用进行了总结与探讨。
  • 臧疆文, 王梅菊, 刘新娣, 张群, 李涛
    矿冶工程. 1999, 19(4): 49-51.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研究了全精矿球团烧结中焦粉内配比例、焦粉粒度、烧结矿碱度的选取, 并进行了配加生矿粉试验, 试验结果表明, 雅满苏铁精矿全精矿球团烧结工艺明显优于普通烧结工艺。
  • 材料
  • 黄新民
    矿冶工程. 1999, 19(4): 52-54.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真空熔炼的Ni-Cr-W-Co-Fe-C合金是一种性能优良的高温合金, 但其价格较贵难以广泛应用。探索了以粉末冶金方法制备这种高温合金的可能性, 用此法可大大降低生产成本, 对工业生产有指导意义。
  • 郑日升, 陈启武, 樊兆威, 熊湘君, 周依谊
    矿冶工程. 1999, 19(4): 55-57.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用球状粉末Fe70Ni30合金作触媒, 进行人造金刚石合成实验, 考察合成工艺参数对合成效果的影响, 分析球状粉末触媒在合成过程中的组织结构及物相变化, 再次证明人造金刚石在合适的热力学条件下成核, 需要有固相触媒晶粒和一定浓度的石墨碳源存在。
  • 郭金伙, 韩跃新
    矿冶工程. 1999, 19(4): 58-60.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对碳酸钙晶须的成核生长机理进行了理论分析, 通过反应过程中pH 值和电导率变化的监测及不同的时间点所取样品的扫描电镜观察, 对碳酸钙晶须的结晶过程进行了初步探讨。
  • 王志兴, 李新海, 陈启元, 郭炳昆, 郭华军, 彭文杰
    矿冶工程. 1999, 19(4): 61-63.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对贮氢合金La(NiSnCo)5.12 进行了机械球磨的研究。通过XRD、SEM 和TEM 对破碎后的贮氢合金粉进行了晶体结构与表面形貌的测量。发现球磨时间越长, 合金颗粒越小。通过电化学方法对贮氢合金氢化物电极进行了研究, 结果表明球磨极大地改善贮氢合金的活化性能与放电速率特性, 但合金寿命受到较大的损害。球磨后的粒径控制在2~10 μm 的范围较合适。
  • 顾建成, 叶枫, 李其明, 周玉, 雷廷权
    矿冶工程. 1999, 19(4): 64-66.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用热压法制备了SiC片晶增强的BAS(BaO-Al2O3-2SiO2)复合材料, 并考察了其力学性能, 结果表明, SiC 片晶的加入能有效地提高BAS 微晶玻璃的强度和断裂韧性, 并分析了增强和增韧机理。
  • 经验交流
  • 张运福
    矿冶工程. 1999, 19(4): 67-68.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