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0年, 第20卷, 第3期 
刊出日期:2000-09-25
  

  • 全选
    |
    综述
  • 陈泉源, 张泾生
    矿冶工程. 2000, 20(3): 1-5.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介绍了浮选柱研究的理论依据、发展现状与动向, 评述了几种结构新颖的浮选柱及其发泡方式。浮选柱是细粒矿物浮选的有效设备, 有着广阔的市场应用前景, 其研制和推广应用值得重视。
  • 马永国
    矿冶工程. 2000, 20(3): 6-8.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对目前中国铝电解预焙阳极的质量现状进行了综合分析, 指出了存在的主要问题, 并对阳极改进的途径提出了建议。
  • 采矿
  • 陈顺良
    矿冶工程. 2000, 20(3): 9-11.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根据全尾砂料仓模型试验的结果, 应用流态化理论, 定性分析了立式砂仓中全尾砂物料的临界流态化速度、局部散式流态化、倾斜正相流及床层膨胀通道等流态化特征, 并在此基础上建立了相关参数的理论计算模式, 为立式砂仓全尾砂充填系统的工艺参数设计提供了依据。
  • 贺跃光, 颜荣贵, 曾卓乔
    矿冶工程. 2000, 20(3): 12-14.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采用急倾斜崩落法开采的金属矿山与急倾斜煤矿开采的地表沉陷均属于构造应力作用下的地表移动问题, 它们与自重应力作用下煤矿地表移动规律的区别在于:后者同时还受构造应力、矿体产状、覆岩结构、开采与放矿等的影响。指出了考虑上述因素的改化岩移随机介质理论的发展前景, 这是对俄罗斯、哈萨克斯坦、乌克兰等国用实测经验统计法解决矿山开采工程问题的发展。
  • 王宝学, 杨同
    矿冶工程. 2000, 20(3): 15-17.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运用岩体分类、工程分区和有限元模拟方法, 评估了上庄矿区蚀变岩体的工程质量, 在此基础上对该矿的水平巷道和倾斜试验矿房进行了稳定性分析。
  • 赵国景, 夏建新, 黄家桢
    矿冶工程. 2000, 20(3): 18-20.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在海洋采矿系统中, 提升物料颗粒大、距离长, 提升管道处在复杂的海洋气候条件下, 管内流体中颗粒的运动状态与陆上管道输送不同。对摆动管道输送特性的研究结果表明, 摆动管中的压力损失比静止状态的压力损失大。根据颗粒的受力特点, 建立了数学计算模型, 分析了动态管道压力损失增加的机理。
  • 王树仁, 阳宁, 王贵满
    矿冶工程. 2000, 20(3): 21-24.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通过船上测试的方法, 对我国矿区沉积物的强度进行了测试和分析, 结果表明沉积物的剪切强度随深度加大而变大, 不同站位的沉积物由于类型不同其剪切强度随深度的变化也不一样, 有的甚至还有较大的差别。同时发现深海沉积物的剪切强度在某一深度有一较为明显的剧增台阶, 且它与沉积物的半液态层的深度相对应, 半液态层的剪切强度一般都在1 kPa 以下。因此, 集矿机设计的原则应是既要保障足够的牵引力, 又要考虑沉积物的触变特性, 以便使集矿机不致对深海沉积物产生太大的扰动。
  • 选矿
  • 李海波, 肖明, 胡筱敏
    矿冶工程. 2000, 20(3): 25-27.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以流固耦合渗流理论为基础, 建立了关于滤饼渗透性的数学模型, 指出由试验确定滤饼渗透性归结为在数学上求解微分方程的反问题, 并给出了试验数据的测试及计算方法。对不同性质的物料及相关操作因素的研究表明:滤饼渗透性随应变呈指数变化, 且在滤饼骨部不同高度上其变化程度不同;对压缩性较大的物料, 滤饼变形对渗透性影响较明显, 实践上可以选择压榨过滤, 对压缩性较小的物料, 实践上宜采用流体(例如压缩空气)驱赶滤饼孔隙中的残留水分, 以最大限度地降低滤饼水分;物料粒度分布对滤饼渗透性有明显影响。
  • 陈炳炎, 刘亚川
    矿冶工程. 2000, 20(3): 28-30.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在人工磁覆盖试验的基础上, 对磷矿-碳酸盐矿物-油酸钠体系进行了溶液化学的研究, 探讨了磁覆盖的机理。研究表明, 在pH 值6~7范围内, 油酸纳选择性地吸附于碳酸盐矿物表面, 使其表面疏水化。由于疏水力的作用, 促使磁种覆盖于碳酸盐矿物表面。
  • 卢寿慈, 李茂林, 王跃林
    矿冶工程. 2000, 20(3): 31-33.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采用高效旋流器对选金尾矿进行脱粗、分级试验研究, 得出-5 μm,-19 +5 μm,-43+19 μm 三种粒级的绢云母产品。对分级参数进行了详细的研究, 获得了适合多粒级绢云母生产的工艺和设备参数。
  • 李桃, 范晓慧, 姜涛, 冯其明
    矿冶工程. 2000, 20(3): 34-36.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针对冶金工业过程普遍存在的动态时变时滞和模糊特性, 融合预测控制和模糊控制的优点, 提出了自适应预测模糊控制方法, 并应用于烧结过程终点控制, 仿真结果和现场应用均证实了控制系统的有效性。
  • 李英龙, 吴大宏
    矿冶工程. 2000, 20(3): 37-39.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论述了采用平均技术的网络预测建模方法, 并用一选矿实例来说明其在矿业中的具体应用。
  • 袁延英, 彭世英, 杨康
    矿冶工程. 2000, 20(3): 40-42.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用重选法提纯永春介福高岭土, Al2O3品位可由13.71%提高到27.39 %, 但产品中w(Fe2O3)也相应提高。重选产品再经高梯度磁选后, w(Fe2O3)可由0.76%下降到0.42%, 可作为优质陶瓷原料。
  • 冶金
  • 张清岑, 李贵奇
    矿冶工程. 2000, 20(3): 43-46.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观察了酸介质、酸用量和反应时间对天然二氧化锰焙烧产物的歧化作用的影响, 分析了硫酸用量和氯酸钠用量对歧化液中Mn2+的氧化效果, 提出了分步氧化歧化液中Mn2+的新工艺。
  • 张其春, 邱克辉, 张配聪
    矿冶工程. 2000, 20(3): 47-50.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常压下, 热浓碱液对氟碳铈矿有良好的转化效果, 所获转化产物易溶于盐酸, 溶液再经除杂, 得优质混合氯化稀土。针对浓碱转化反应进行的机理研究表明, 氟碳铈矿在常压、浓碱转化过程中发生的成分变化, 主要是原有结构中的F-被OH-取代。
  • 邹廷信, 钟祥, 黄元琼, 毛拥军, 卢德清, 贺泽全
    矿冶工程. 2000, 20(3): 51-54.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对电弧炉两步法冶炼低品位铌精矿作了物料平衡和热平衡计算, 得出3 000 kW 电炉冶炼富铌渣电耗为3.20×103 kW·h/t 、1 800 kW 电炉冶炼铌铁合金电耗为6.32×103 kW·h/t。针对铌精矿冶炼中存在的问题, 提出了提高热效率的一些措施和途径。
  • 刘桂华, 李小斌, 彭志宏, 张传福, 何伯泉
    矿冶工程. 2000, 20(3): 55-58.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对铝土矿湿法预处理工艺的产生和发展进行了简要的综述。对铝土矿进行湿法预处理, 可提高铝土矿的品位, 满足纯拜尔法生产氧化铝的需要。研究结果表明, 铝土矿的湿法预处理工艺具有全湿法、氧化铝回收率高、能耗与碱耗低等特点, 具有较好的应用前景。
  • 郭丽燕, 马伟
    矿冶工程. 2000, 20(3): 59-60.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针对煤气洗涤废水的絮凝氧化处理工艺, 引入磁场处理技术对处理效能进行强化, 并对回用作工业循环水进行探讨。实验结果表明, 磁场虽然不利于溶液的抑泡, 但磁场强化了出水的净化效果, 并有利于废水的回用。
  • 材料
  • 吕珺, 郑治祥, 金志洁
    矿冶工程. 2000, 20(3): 61-63.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系统地研究了不同温度下的热处理对SiC 晶须增韧氧化铝陶瓷复合材料表面裂纹及强度的影响。结果表明:在热处理温度为1 000 ℃时, 由于扩散作用压痕裂纹开始出现愈合现象, 在热处理温度为1 200 ℃以上时, 材料表面开始发生氧化反应, 当热处理温度为1 400 ℃时, 材料表面有莫来石相析出, 形成表面反应物层, 使得压痕裂纹逐渐愈合, 材料的抗弯强度大幅度提高。热处理引起的应力松弛也有利于材料强度的提高, 但氧化过程中产生的表面气孔会引起材料强度的下降。
  • 黎文献, 余琨, 谭敦强, 马正青, 陈鼎
    矿冶工程. 2000, 20(3): 64-67.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以Tb-Dy-Fe合金系为主, 对稀土超磁致伸缩材料的基本性能作了简要的介绍, 并与其他磁、电致伸缩材料进行了对比。重点介绍了影响该系合金性能的主要因素和该类合金的制备方法, 并叙述了超磁致伸缩材料研究的最新进展及进一步研究的方向。
  • 朱永伟, 李立明, 周惠平, 张青元
    矿冶工程. 2000, 20(3): 68-70.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研究了热轧复合前真空预处理工序对5J1580 热轧复合首道次压下量、产品成材率、结合强度的影响, 研究表明, 增加真空预处理工序, 可以降低实现轧制复合的首道次压下量, 从而降低复合所需的轧制力, 有利于提高生产率、产品成材率及产品质量。
  • 王湘, 王立人, 李福群, 刘金水
    矿冶工程. 2000, 20(3): 71-73.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采用接触反应法制备了原位TiCp/ZA43复合材料。进行了TiCp/ZA43复合材料的力学性能和润滑条件下的摩擦磨损性能。试验结果表明, TiCp/ZA43复合材料有较好的常温和高温(150~250 ℃)力学性能, 随着TiC颗粒含量的增加, 复合材料的耐磨性能得以明显提高。
  • 刘槟, 易茂中, 熊翔, 蒋建纯, 黄伯云, 葛毅成
    矿冶工程. 2000, 20(3): 74-76.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设计并制备出了一种C/ C复合材料抗氧化涂层, 其基本结构为浸渍过渡层/ 陶瓷相阻挡层/ 玻璃相封填层。涂覆有复合涂层的C/C 复合材料试样在空气中于900 ℃下氧化10 h的失重率仅为0.034 g/cm2, 氧化失重速率为5.67×10-5 g/(cm2·min);900 ℃ 室温空气中急冷急热10 h循环100次后, 失重率为8.41%, 涂层没有剥落, 说明整个涂层具有良好的高温抗氧化性和抗热震性能。这种复合涂层可在中低温(不大于1 100 ℃)氧化性气氛中长时间工作, 适合作C/C复合材料航空刹车副等部件的抗氧化涂层, 能够大大提高C/ C复合材料的使用寿命和性能。
  • 企业经济与管理
  • 王国顺
    矿冶工程. 2000, 20(3): 77-80.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交易的本质是人与人之间的关系, 由于市场的不确定性、人的有限理性和机会主义行为倾向等原因, 交易是稀缺资源的耗费过程, 即存在交易成本。企业既是一种生产关系, 又是一种交易关系, 因而企业经济活动的成本是由生产成本和交易成本综合决定的。制度的基本功能之一是降低交易成本, 因而交易成本是企业制度选择与创新的重要依据。
  • 经验交流
  • 徐海良, 彭灿辉, 赵海鸣
    矿冶工程. 2000, 20(3): 81-82.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