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3年, 第23卷, 第1期 
刊出日期:2003-02-25
  

  • 全选
    |
    采矿
  • 刘刚, 宋宏伟
    矿冶工程. 2003, 23(1): 1-3.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采用大型计算软件ANSYS, 对矩形巷道的围岩松动圈进行数值计算, 得出松动圈与其影响因素之间的定性及定量关系。指出地应力和围岩强度是松动圈的主要影响因素;虽然巷道跨度对松动圈影响较小, 但实际工作中它的影响仍不能忽略不计。

  • 周建普, 李献民
    矿冶工程. 2003, 23(1): 4-7.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根据影响溶洞和土洞顶板稳定性的多种的因素, 综合论述了工程实践中常用的岩溶地基稳定性分析评价方法及其适用范围。
  • 舒方坚
    矿冶工程. 2003, 23(1): 8-11.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应用层次分析(AHP)的基本决策理论, 针对急倾斜煤层的赋存条件, 提出了6 种技术上可行的采煤方法, 并建立了目标层、准则层和方案层的层次分析模型。结合沙井矿煤层的具体条件, 构造判断矩阵, 求解矩阵的特征向量, 最后确定了伪倾斜钢结构“八字形” 掩护支架采煤法是较适合该矿井条件的采煤方法。
  • 张慎河, 李荣福
    矿冶工程. 2003, 23(1): 12-15.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对类椭球体放矿理论速度场进行了评价, 并首次给出了加速度方程;根据试验研究提出了放出体表面方程、移动迹线方程、移动过渡方程, 建立了类椭球体放矿理论的理想方程, 在此基础上根据实际观察和理论提出了实际散体的速度方程和密度方程, 建立了类椭球体放矿理论的实际方程。类椭球体放矿理论其速度和加速度场必须满足连续介质放矿理论速度和加速场的评价内容, 研究结果表明类椭球体放矿理论的速度和加速度场能够满足内容要求, 为建立系统的完备的放矿理论提供了理论依据。
  • 柯丽华, 叶义成, 王军
    矿冶工程. 2003, 23(1): 16-18.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讨论了基于区间数的矿山公司所属同类矿山的经营效果评价问题, 利用非线性函数对区间指标进行标准化, 定义了基于区间数长度和两区间数相对关系的区间数优于可能度p(a ≥b), 再由此建立评价矿山的级别优于关系, 并对评价矿山进行排序。评价排序结果符合生产矿山实际。
  • 选矿
  • 朱俊士
    矿冶工程. 2003, 23(1): 19-21.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以选矿企业为例, 探讨了节能降耗的措施。指出目前冶金矿山企业应以生产成本为中心, 积极寻求廉价生产要素, 采用节能新设备、新工艺及优化流程等措施, 提高企业竞争能力。
  • 胡岳华, 贺治国, 胡维新
    矿冶工程. 2003, 23(1): 22-24.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介绍了近年来使用硅酸盐细菌从矿物中提取有用金属如Ir, Li, Be, Ag, Mo 等的研究进展, 以及在铝土矿脱硅中的应用, 并介绍了硅酸盐细菌的形态学研究进展, 指出应在硅酸盐细菌的分子生物学以及硅酸盐细菌与矿物表面作用机理等方面加强研究和探索。
  • 涂春根
    矿冶工程. 2003, 23(1): 25-27.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介绍了中国钽资源的储量、特征、供求态势, 结合世界钽资源的勘探、开发现状, 提出了中国钽行业实施“ 走出去” 的资源开发战略的必要性及其具体方式与建议。
  • 孟宇群, 吴敏杰, 宿少玲, 王隆保
    矿冶工程. 2003, 23(1): 28-30.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提出了边磨边浮创新思想, 提供了一种在磨矿过程中对矿石进行浮选的新工艺。这一新工艺是在具有边磨边浮功能的塔式磨矿浮选机内实现的。介绍了边磨边浮工艺的工作原理, 给出了两种金矿石的实验室边磨边浮连续试验结果, 并与传统浮选工艺的试验结果进行了对比。讨论了这一新工艺的特点和在某些领域潜在的发展前景。
  • 吴飞
    矿冶工程. 2003, 23(1): 31-33.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利用选矿尾矿浆中的残留石灰中和处理采矿井下酸性废水。该法应用到武山铜矿, 可充分利用现有的尾矿输送和尾矿库设施, 无需新建污水处理站和堆渣库, 处理后的外排水稳定达标。此工艺具有处理工艺简便、运行费用低、管理方便等特点, 废水处理成本仅为0.17 元/t, 比单独治理废水节约1.12 元/ t 。
  • 张勇, 贺慧军, 王伟
    矿冶工程. 2003, 23(1): 34-37.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在提铁降硅技术指标要求下, 对弓长岭矿山公司选矿厂二选车间细筛下精矿进行了阴离子反浮选和阳离子反浮选试验研究, 并对两种方案进行了对比, 确定采用阳离子反浮选方案进行工业生产。结果表明, 工艺流程顺行, 指标稳定可靠, 最终精矿TFe品位达到69.89 %。
  • 张加飞
    矿冶工程. 2003, 23(1): 38-40.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论述了攀枝花钒钛磁铁矿原工业指标的弊端。结合攀枝花矿床地质条件, 修改了矿床工业指标, 介绍了攀枝花工业指标修改的原理、方法以及由此获得的经济效益。
  • 冶金
  • 肖楚民, 潘湛昌, 张环华, 李秀珍, 黄慧民
    矿冶工程. 2003, 23(1): 41-43.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采用碳酸氢铵作为沉淀剂制备二氧化铈超细粉体。X 射线衍射结果表明, 焙烧温度在300~900 ℃时, 所得二氧化铈纳米晶为立方晶系, 其平均粒径随焙烧温度的升高而增大。热失重结果表明, 样品的失重率取决于焙烧温度。反应物浓度为0.25~0.3 mol/ L, 沉淀剂浓度为0.2~0.4 mol/L, pH 值为7~8, 沉淀温度为60~80 ℃, 焙烧温度为600 ℃, 可制得平均晶粒度小于20 nm, 分散性好的二氧化铈超细粉体。
  • 彭志宏, 熊伟, 周秋生, 刘桂华, 李小斌
    矿冶工程. 2003, 23(1): 44-46.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研究了在一水硬铝石型铝土矿焙烧过程中添加剂对焙烧矿溶出性能的影响。实验结果表明, 在一水硬铝石型铝土矿焙烧过程中添加氟化铝, 对焙烧矿的溶出性能有明显的改善作用。在铝土矿中添加1%的氟化铝焙烧, 经185 ℃溶出1 h 后, 焙烧矿氧化铝的溶出率达52%, 比未添加时提高15%左右;且随着氟化铝添加量的增加, 氧化铝的溶出率随之升高, 当添加量为5%时, 在同样溶出条件下氧化铝溶出率可达71%;而铝土矿添加3%氟化铝焙烧, 在200 ℃溶出1 h, 氧化铝溶出率即可达到88%。
  • 杨保俊, 于少明, 单承湘
    矿冶工程. 2003, 23(1): 47-49.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采用循环活化酸浸新技术, 提出了以蛇纹石为原料制取轻质氧化镁和水玻璃的新方法。研究了主要工序的最佳工艺条件, 此条件下, 蛇纹石中MgO 的平均浸出率及酸浸滤饼中活性二氧化硅的浸出率均在97 %以上, 酸滤液中Mg2+回收率大于96%。制得的轻质氧化镁和水玻璃质量符合国家标准, 蛇纹石中氧化镁的回收率大于90%。
  • 陈铁军, 张一敏, 熊守安
    矿冶工程. 2003, 23(1): 50-53.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以程潮磁铁精矿为原料、膨润土为粘结剂, 制作了氧化球团矿。实验研究了铁精矿的造球性能以及氧化球团矿的焙烧性能、冶金性能。实验结果表明, 程潮铁精矿(-0.074 mm 颗粒大于71 %)的适宜造球条件为:膨润土用量2.5%, 水分含量8.5%~9.0%, 造球时间30 min 以上。
  • 李晔, 许士洪, 吴飞, 彭长琪
    矿冶工程. 2003, 23(1): 54-56.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粉煤灰是电力工业和燃煤锅炉产生的一种工业固体废物。利用粉煤灰为主要原料制备出了聚氯硫酸铝铁(PAFCS)新型无机高分子絮凝剂。比较了该絮凝剂和聚合氯化铝(PAC)絮凝剂对模拟水样的净水效果, 结果表明:该絮凝剂的除浊效果和沉降效果要优于聚合氯化铝(PAC)。
  • 郭兴忠, 张丙怀, 阳海彬, 杨辉
    矿冶工程. 2003, 23(1): 57-60.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利用熔融还原法的基本原理, 对低品位氧化锌矿的处理进行研究;分析了铁浴熔融还原法和铝浴熔融还原法的基本理论,进行了实验研究, 并各自考察了温度、时间、碱度的影响。得到以下适宜的工艺条件:铝浴法, 还原温度1 100 ℃, 时间45 min, 碱度(四元)1.1;由此试验条件得到以下技术指标:氧化锌粉中ω(ZnO)=98 %~99%, ω(Pb)=1.0%左右, 锌挥发率大于90%, 锌回收率预计达95%, 渣中ω(Zn)<3%, ω(Pb)<0.2 %;与现有的火法处理方法相比, 初步认为熔融还原法更适于处理氧化锌矿。
  • 姚维义, 唐谟堂, 刘智能, 何静, 胡立新, 彭可
    矿冶工程. 2003, 23(1): 61-64.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采用物相分析和化学分析, 对挂结在挥发窑衬砖上的铁窑皮进行了分析检测。根据铁窑皮的化学成分、物相组成等物理化学性质, 研究了铁窑皮在反应带高温区形成的机理:<1 200 ℃时优先还原的部分铁以细小的颗粒形式分散于炉料中, 当达到挂窑温度时, 炉料熔化分层, 铁粒沉积于砖衬上, 并在更高温度下熔化;熔化的铁液向窑衬砖中渗透, 当衬砖腐蚀到一定厚度时, 冷却加剧, 铁液凝固与衬砖结成一体并不断加厚, 当挂结与淌落达到平衡时, 铁窑皮形成。
  • 材料
  • 胡均平, 李建强
    矿冶工程. 2003, 23(1): 65-66.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在液压静力沉桩机的液压系统中添加一振动油路, 得以实现振动压桩。利用功率键合图建立了该油路的动态力学模型,并进行了计算机的数字仿真。
  • 张明瑜, 姚吉升, 陈志飞
    矿冶工程. 2003, 23(1): 67-69.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基于ITO 薄膜的光学性质, 讨论了ITO 薄膜作为宽频谱纳米隐身材料的作用机理。应用这种新型材料有可能实现红外和雷达及可见光隐身的一体化, 同时, ITO 具有高可见光透过率和中远外波段优良的红外反射性能及微波衰减性能, 因而可望解决宽频谱轻质伪装隐身材料难题。
  • 程和法, 黄笑梅, 许 玲, 魏建宁, 韩福生
    矿冶工程. 2003, 23(1): 70-72.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对渗流法制备的开孔结构泡沫铝进行准静态压缩实验, 测试了其压缩应力-应变曲线, 研究了开孔泡沫铝的准静态压缩力学行为及其吸能性。实验结果表明:开孔泡沫铝的压缩过程具有明显的三阶段变形特征, 即弹性段、塑性平台段和压实段, 并且在塑性段呈现出明显的应变强化现象;随泡沫铝孔径的增加, 屈服强度上升, 泡沫铝的吸能量上升而吸能效率却随孔径增大而基本保持不变。
  • 姚萍屏, 赵声志
    矿冶工程. 2003, 23(1): 73-75.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研究了在粉末冶金飞机刹车材料的后处理中, 浸透对刹车材料物理机械性能以及摩擦磨损性能的影响。研究表明, 663青铜粉末对铁铜混合基粉末冶金航空刹车材料具有较好的润滑性能;在一定保温时间下, 随着浸透温度的升高, 材料的硬度、密度均有所增加, 开孔隙度逐渐降低。在一定的保温温度下, 随着保温时间的增加, 材料的硬度、密度均先增加后下降, 开孔隙度的变化规律则相反。采用浸透工艺可以降低铁铜基粉末冶金飞机刹车材料的磨损量, 而摩擦系数基本保持不变。通过研究获得了合适的浸透工艺。
  • 蒋漫文
    矿冶工程. 2003, 23(1): 76-77.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采用直流溅射法在GCr15 钢上涂附TiC 涂层, 研究了涂层配方中添加金属W 对涂层性能的影响。实验结果表明, 涂层配方中适量添加金属W, 可提高涂层的强韧性及抗摩擦性能, 从而提高基体的耐磨性能。
  • 李长庚, 周孑民, 刘健君
    矿冶工程. 2003, 23(1): 78-80.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将数值方法应用于热物性测试, 设计了一种金属及合金相变时固、液相导热系数的测定方法。通过探测相变过程中相界面的移动曲线, 并采用数值方法模拟相变过程, 对金属锌和铝-硅、铅-锑等共晶合金的导热系数进行了研究。所得的结果与文献数据吻合较好, 表明该方法可用于金属及合金相变条件下热传导的研究以及相变温度附近固、液相导热系数的测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