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6年, 第26卷, 第4期 
刊出日期:2006-08-25
  

  • 全选
    |
    采矿
  • 马东霞, 郭立, 杨殿
    矿冶工程. 2006, 26(4): 1-4.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针对矿产资源与开采条件风险评价难以做到客观、全面、精确的问题, 提出了矿产资源与开采条件风险的模糊综合评判方法, 建立了系统、全面的矿产资源与开采条件风险评价指标体系, 运用AHP法构建了风险评价的递阶层次结构, 递阶层次分为3层: 目标层、准则层(主因素层)和指标层(子因素层), 并通过两两比较求出各指标的权重, 进而建立适用于矿产资源与开采条件风险定量评价的多级模糊综合评判数学模型, 用实例验证了模型的有效性。
  • 许万忠, 彭振斌, 袁海平
    矿冶工程. 2006, 26(4): 5-9.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通过对节理边坡锚注加固力学模型的理论推导, 得出锚注加固能够提高节理抗剪强度和抗剪刚度的结论。借助对各种状态节理的模拟剪切试验对比分析, 验证了理论推导的结果; 经过对节理剪切试验全程曲线的分析, 总结阐述了边坡锚注加固的抗剪切效应特性, 指出随锚杆与剪切面的夹角不同, 节理面抗剪强度的变化规律; 锚杆与注浆胶结体抗剪强度的同步发挥程度与锚杆配筋率有关, 从而为节理裂隙边坡锚注加固工法的推广, 提供了理论和实验依据。
  • 邓代强
    矿冶工程. 2006, 26(4): 10-12.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对不同配比、不同浓度、不同龄期的混凝土充填体在普通建筑材料压力机上进行了无侧限单轴抗压强度试验, 根据试验测得单轴抗压强度试验数据, 分析了充填体单轴抗压强度随配比、浓度、龄期的变化规律, 采用数据拟合的方法, 对试验数据进行了回归, 作出了不同灰砂比、浓度及龄期条体下试块强度的试验值的拟合曲线, 并给出了相应的拟合公式, 拟合公式和试验值的拟合效果较好, 相关系数达到精度要求, 对矿山充填工作及其充填体力学性能分析具有一定的指导意义和借鉴作用。
  • 胡庆国, 张可能, 何忠明, 唐佳
    矿冶工程. 2006, 26(4): 13-14.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基于基坑监测变形值具有一定的灰色特征, 利用灰色系统理论建立了基坑监测变形值的等步长与非等步长GM(1, 1)预测模型。通过对某基坑桩顶位移变形数据的预测, 表明了灰色预测模型在基坑变形监测中具有较好的可行性及可靠性。
  • 李杰林, 周科平, 苏家红, 杨念哥, 胡建华
    矿冶工程. 2006, 26(4): 15-18.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利用矿岩自燃发火巷道烟气流动所遵循的控制方程, 对烟气流动特性进行数值了模拟。通过模拟计算得出了发火巷道内烟气流动的速度场、温度场详细分布情况。并采用预计热舒适指标(PMV)、预计不满意百分比(PPD)对巷道中的空气质量进行了评价。利用模拟计算结果, 可以为铜坑矿地下火和毒气蔓延的控制以及火区特大事故应急救援预案的制定提供技术依据。
  • 选矿
  • 童雄, 何剑, 饶峰, 刘四清, 周庆华
    矿冶工程. 2006, 26(4): 19-22.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对云南都龙矿区高铁闪锌矿进行了活化试验研究, 结果表明, 都龙矿区高铁闪锌矿在pH=14时, 硫酸铜的活化效果最好。新型高效活化剂L-1在pH=9时活化效果最好。与硫酸铜相比, 活化剂L-1不仅可以在低碱度条件进行活化, 铁闪锌矿的浮选回收率提高18.1个百分点, 而且具有明显的成本优势, 这为减少石灰用量、合理有效回收其它硫化矿物以及综合回收共伴生的稀有金属提供了必要的前提条件。
  • 曹文仲, 钟宏, 乔波
    矿冶工程. 2006, 26(4): 23-25.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研究了溶解离子对拜尔法氧化铝赤泥浆液絮凝的影响。实验表明碳酸根离子、腐植酸盐和有机杂质优先附着在赤泥浆液中矿物颗粒的表面, 影响合成高分子絮凝剂的凝聚沉降。添加少量的熟石灰可即刻消除碳酸根和腐植酸盐等有机杂质的影响。应用合成高分子絮凝剂替代淀粉, 可以使赤泥浆液中矿物颗粒空出更大面积, 吸附生产流程中积集的腐植酸盐和有机杂质, 得到高质量的溢流。
  • 刘全军, 熊燕琴, 刘国刚
    矿冶工程. 2006, 26(4): 26-28.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研究了一种确定碎矿适宜粒度的新方法。通过测定攀枝花铁矿矿石自然矿块的抗压强度、巴隆强度和抗破坏能量密度, 找到它们随粒度变化趋势的突变点, 说明大于或小于此突变点的粒度时, 矿石会表现出不同的强度类型。结合破碎和磨矿机械施力方式的不同, 不同强度类型的矿石应该使用不同施力方式的设备进行处理, 从而确定碎矿的适宜产品粒度为12~15 mm。
  • 贺仁星, 郑雅杰, 陈梦君
    矿冶工程. 2006, 26(4): 29-31.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在高压釜中用硫铁矿还原硫铁矿烧渣与硫酸反应所得酸浸液中Fe3+, 当酸浸液组成为c(Fe3+)=2.6525 mol/L、c(Fe2+)=0.1125 mol/L、c(H+)=1.2300 mol/L、反应温度为250 ℃、液固比为25∶1、反应时间为30 min时, Fe3+还原率达到100%。酸浸液pH≤0时, 产生灰色FeSO4·H2O沉淀物; 酸浸液pH≥0.5时, 有碱式盐Fe2(SO4)2(OH)·5H2O和复盐Na3Fe(SO4)3·H2O等沉淀物生成。该方法制备所得绿矾样品质量好于GB 10531-89优等品, 并且具有工艺简单、反应速度快, 还原率高等优点。
  • 黄铭, 彭金辉, 杨晶晶
    矿冶工程. 2006, 26(4): 32-34.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利用微波技术快速测定氧化铝物料的水分, 同时对不同含水量的检测结果进行了分析和讨论。此外, 对实验装置、特性及其使用方法进行了介绍, 并对该技术在氧化铝生产中的应用作了展望。
  • 冶金
  • 张一敏, 庹必阳, 刘涛
    矿冶工程. 2006, 26(4): 35-38.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以高纯钠基蒙脱石为基质材料[1], 以钛酸正丁酯[Ti(n-C4H9O)9]为钛源, 采用Sol-gel法制备得到含钛蒙脱石纳米复合材料(Ti-PILCs)。对Ti-PILCs进行了焙烧研究, 并应用XRD、BET、TG-DSC、SEM和TEM等检测手段进行表征, 分析表明: 经600 ℃、900 ℃ 焙烧后Ti-PILCs的d001值分别由焙烧前的3.74 nm下降到3.67 nm、3.34 nm, 比表面积由409.1 m2/g下降S500 ℃=374.3 m2/g、S700 ℃=362.5 m2/g。焙烧后的Ti-PILCs存在大量的中孔, 氧化物柱子较均匀分布, 热稳定性超过900 ℃。
  • 阳征会, 龚竹青, 李宏煦, 马玉天, 陈文汨
    矿冶工程. 2006, 26(4): 39-42.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采用水热法合成 Ni0.5Zn0.5Fe2O4粉体, 并用XRD、TEM和VSM对粉体进行表征。实验结果表明: 在pH=8时, 130 ℃反应1 h才生成比较完整的Ni0.5Zn0.5Fe2O4尖晶石型晶体; 温度高和反应时间长有利于得到晶型结构好的粉体; 粉体颗粒均匀呈球形, 粒子尺寸随反应时间的延长和温度的升高而增大。130~200℃水热反应过程的晶粒生长活化能为41.6 kJ/mol。磁性测量表明采用不同温度热处理的 Ni0.5Zn0.5Fe2O4粉体, 随热处理温度升高, 饱和磁化强度增加, 矫顽力下降。
  • 童孟良
    矿冶工程. 2006, 26(4): 43-45.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研究了以氧化锌矿为原料, 经酸浸、净化、沉淀转化、过滤、洗涤、打浆、喷雾干燥制得活性前驱体碱式碳酸锌, 前驱体经煅烧制备活性氧化锌的新工艺。重点考查了前驱体碱式碳酸锌制备工艺中反应温度、尿素的浓度、物料配比及干燥过程中添加的分散剂种类和用量对前驱体粒径的影响。
  • 罗北平, 龚竹青, 武鹄, 王国祥, 陈梦君
    矿冶工程. 2006, 26(4): 46-49.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在酸性柠檬酸盐-氯化物体系中电沉积纳米晶低钼高铁Fe-Ni-Mo合金箔, 探讨了电沉积的工艺条件对合金组成的影响规律, 并确定了制备低Mo高Fe含量的纳米晶Fe-Ni-Mo合金箔的电解液组成和工艺条件。 通过SEM、XRD和EDS对合金箔的表面形貌、微观结构和组成进行表征, 结果表明: 合金箔表面平整, 结构致密, 无孔洞及裂纹, 晶粒属于纳米晶, 晶粒尺寸随电流密度、pH值和温度的下降而减小。合金箔为FeNi置换固溶体, 面心立方晶体结构, 呈现很强的(111) 和(200)晶面择优取向。
  • 黄怀国
    矿冶工程. 2006, 26(4): 50-53.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采用电化学组装法(ECA)和溶胶-凝胶法(Sol-gel)联用技术制备ZnO/聚苯胺(PANI, polyaniline)复合膜, 并用TEM和SEM对ZnO溶胶和ZnO/PANI复合膜的形貌进行表征。同时还利用紫外-可见吸收光谱、荧光光谱和光电流谱等研究了ZnO胶体、ZnO微粒膜和ZnO/PANI复合膜的光电化学性能。结果表明, ZnO/PANI复合膜具有优良的发光性能和光电化学转换效率, 可用来制备发光纳米材料和处理含有甲基橙的废水。
  • 董成勇, 张传福, 湛菁, 邬建辉
    矿冶工程. 2006, 26(4): 54-57.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以氨水、草酸和氯化钴为原料, 通过配位沉淀制备得到了纤维钴粉前驱体——纤维状复杂钴盐粉末。通过XRD分析、化学成分分析和电位-pH图可以得知该复杂钴盐分子式为[Co(NH3)x]C2O4·yH2O (x=1.2…6)。初始Co2+浓度、反应时间和温度等因素都能够影响纤维状复杂钴盐的形成。通过电镜图片分析了这些因素对前驱体形貌的影响行为。
  • 材料
  • 陈腾飞, 龚伟平, 颜焕元, 陈平
    矿冶工程. 2006, 26(4): 58-60.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采用金相显微技术、扫描电镜和X射线衍射分析技术对炭纤维增强羟基磷灰石复合材料进行微观结构分析。用溶胶-凝胶法在炭纤维表面涂敷纳米级的TiO2涂层, 并采用热压法制备炭纤维增强羟基磷灰石复合材料。结果表明, 涂层后炭纤维增强羟基磷灰石中的炭纤维表面和周围羟基磷灰石以及炭纤维之间有纳米级TiO2纤维呈网状分布。炭纤维断裂后, 涂敷在炭纤维表面的纳米级TiO2涂层中的许多纳米级纤维与炭纤维表面分离, 留下一定长度的纳米级TiO2纤维, 表明通过溶胶-凝胶法制备的TiO2涂层与炭纤维表面结合良好。
  • 邓芬燕, 邹安全, 邓俊彦, 马跃新
    矿冶工程. 2006, 26(4): 61-63.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研究了强韧化热处理对ZQAl9-4铝铁青铜组织性能的影响, 结果表明, 经优化热处理的ZQAl9-4铝铁青铜, 强度提高了60%, 硬度提高了1倍, 同时材料仍有良好的塑性和韧性, 从而提高了产品的使用寿命。
  • 张治军, 李正南, 陈坚
    矿冶工程. 2006, 26(4): 64-67.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通过实验考察了粉末材料合成金刚石中工艺参数对合成效果的影响, 讨论了粉末材料合成金刚石中工艺参数的选取原则。实验证明, 合成压力、温度与时间是影响合成效果的重要参数。合理的选取工艺参数, 有利于合成优质金刚石。
  • 周涛, 袁铁锤, 李志友, 周科朝
    矿冶工程. 2006, 26(4): 68-71.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用热压法制备了2种成分的Ni-Fe-X基合金, 并在1 000 ℃和1 200 ℃进行了大气氧化试验。XRD、SEM、EDX和金相分析表明, Ni-11Fe-10Cu-6Al-3Zn的氧化层致密, 主要由Ni、Fe和Al混合氧化物组成, 合金中Cu显示较强的抗氧化性能, 是由于铝的优先氧化的结果, 氧化膜中较多的尖晶石的存在有效改善了氧化物结构, 提高了合金的抗氧化性能。Fe-Ni合金氧化膜主要是铁氧化物, 由于氧化膜抗热震性差使得氧化膜与基体中存在较多的裂纹, 导致合金氧化膜疏松, 是该合金抗氧化性能差的主要原因。
  • 尹斌, 滕杰, 陈振华
    矿冶工程. 2006, 26(4): 72-75.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研究了树脂基摩阻材料的基体共混改性对树脂基摩阻材料/喷射沉积铝基复合材料摩擦副在干摩擦状态下摩擦磨损性能的影响, 着重探讨了腰果壳油改性酚醛树脂与丁腈橡胶(NBR)的比例对摩擦副的影响, 在此基础上制备出了用于1∶1台架制动试验的树脂基闸片。结果表明: 对于铝基复合材料, 树脂基摩阻材料腰果壳油改性酚醛树脂与丁腈橡胶的最佳比例为1∶1, 同时, 1∶1台架试验结果表明所制备的树脂基摩阻材料可以很好地适用于铝基复合材料制动盘, 满足200 km/h高速列车的制动要求。
  • 王少武, 夏长清, 吴安如
    矿冶工程. 2006, 26(4): 76-78.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研究Ce对AZ31镁合金力学性能和显微组织的影响。添加Ce, 可以在铸态组织中形成杆状的Al4Ce,并改善退火后组织。合金在最终轧制态下为典型的加工组织, 退火后发生了再结晶。添加Ce, 强化了合金。含铈1.05%的合金在所试验的合金中具有最好的力学性能, 轧制态下的抗拉强度为321 MPa, 延伸率为6.9%; 退火后, 分别为259 MPa和21.8%。
  • 温宗胤, 李宝灵, 周健
    矿冶工程. 2006, 26(4): 79-82.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使用氩离子激光作为光源, 乙烷(C2H6)作为工作气体, 在激光功率0.5~4.5 W, 气体压力0.03~0.09 MPa的变化范围内, 进行激光诱导化学气相沉积形成微结构。试验研究了激光功率、气体压力对碳柱直径和生长长度的影响, 讨论了碳柱平均生长率随照射时间、焦点移动速度的变化规律。根据实验数据, 使用焦距移动方法, 生成长径比超过500的微碳柱。
  • 张建新, 高爱华, 秦刚
    矿冶工程. 2006, 26(4): 83-85.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从组织细化处理、热处理工艺、多元共渗处理及模具使用机制对模具使用寿命的影响作了深入分析。结果表明, 适量细化处理剂能改善材料的强韧性, 合理的热处理工艺有利于延长模具寿命, 多元共渗的效果优于三元共渗或离子渗氮处理, 科学的使用机制可以提高模具寿命。
  • 企业经济与管理
  • 朱永安
    矿冶工程. 2006, 26(4): 86-89.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简要介绍了金堆城钼业集团有限公司产业结构调整情况及近十几年取得的重大科技成果, 分析了产业结构的现状及存在的主要问题, 提出了调整产业结构的战略及实施要点, 指出了企业科技进步的方向。
  • 邓英杰, 李建华
    矿冶工程. 2006, 26(4): 90-93.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对有色金属行业国有上市公司董事会制度行为有效性进行了分析, 结果表明: 有色金属行业上市公司的董事会内部制度不尽合理, 董事会规模偏大, 董事会独立性不够, 董事会成员平均年龄偏大; 董事会成员的激励不到位, 董事持股份额很小, 报酬不平衡; 董事会成员的约束乏力, 在外部约束中, 由于我国法律制度不健全, 资本市场不完善, 因此对董事的约束有限, 在内部约束中, 由于股权结构不合理, 国家股占绝对多数, 致使股东大会流于形式, 监事会形同虚设。有色金属行业国有上市公司董事会制度行为的质量有待提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