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0年, 第30卷, 第1期 
刊出日期:2010-02-25
  

  • 全选
    |
    采矿
  • 马海涛, 贺红生, 王云海
    矿冶工程. 2010, 30(1): 1-4.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分析了顶板暴露面积、矿柱留设尺寸、开采深度、围岩性质、地质构造、工程扰动等因素对采空区稳定性的影响。提出了基于“复合应力拱”的采空群稳定性分析模型, 并采用颗粒流数值模拟方法对具体工程案例进行了计算验证, 结果与复合应力拱理论具有良好的符合性, 表明这一方法适用于分析采空塌陷等复杂的、不连续体的力学过程, 对矿山的安全生产具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 李明, 郑怀昌, 赵勇, 任继朋
    矿冶工程. 2010, 30(1): 5-8.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根据山东金岭铁矿侯庄矿特定矿体的开采技术条件和要求, 运用层次分析法对影响采矿方法的多因素指标进行了对比和分析, 并计算出各评价指标的权重, 然后运用多目标决策密切值法对采矿方案进行了优选, 结果表明, 最适宜于侯庄矿的采矿方案为分段凿岩事后充填阶段矿房法, 而分层胶结充填法和浅孔房柱法作为补充方案适宜在小矿体和边部矿体的回采中应用。
  • 邓初首, 夏勇
    矿冶工程. 2010, 30(1): 9-12.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分别用20%、40%、60%、80%和100%比率的铁矿尾矿砂取代天然砂, 并掺入矿渣微粉和粉煤灰, 配制了C30、C40大流动性混凝土。通过与基准混凝土的对比试验, 研究了不同尾矿砂取代率下混凝土和易性、强度及坍落度经时损失等性能。结果表明, 在20%~100%取代率时, 混凝土拌合物和易性均能满足要求; C30混凝土28 d强度为37.6~39.7MPa; C40混凝土28 d强度为47.7~49.2 MPa; 经80 min坍落度经时损失试验, 60%取代率时, 砼坍落度值由200 mm降至170 mm; 100%取代率时, 砼坍落度值由185 mm降至95 mm。尾矿砂可以作为细集料, 以适当的比率取代天然砂配制混凝土。
  • 张梅花, 高谦, 闫振华, 周冬冬
    矿冶工程. 2010, 30(1): 13-16.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针对金川三矿区副井工程的支护, 根据现代支护理念提出了适当让压后再支护的原则。通过现场调查提出了12个让压支护方案, 恰当地选取各种岩体及支护计算参数, 运用FLAC2D数值分析软件对12个让压支护方案进行了数值分析。通过分析不同衬砌厚度下围岩收敛量、衬砌的收敛量、塑性区厚度及衬砌最大主应力与围岩让压位移值的关系曲线, 得到不同衬砌厚度的最佳让压范围和平均最佳让压值。然后又根据其最佳让压值, 模拟分析了不同支护厚度下衬砌收敛量、围岩塑性区厚度及衬砌最大主应力。通过对比分析, 得到最佳让压值下最佳的支护厚度, 最终给出了合理的让压支护方案。
  • 肖凯, 刘寿康, 邹柏华
    矿冶工程. 2010, 30(1): 17-20.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采用流变学原理对乳胶基质在管内输送过程中的流动特性进行了分析, 得出了乳胶基质在直管、弯管和锥形管道内压降的计算公式, 并对系统管内压降进行了计算。研究结果表明, 乳胶基质在输送过程中管内的理论计算压降与实测压降具有较好的一致性。
  • 龙虎荣
    矿冶工程. 2010, 30(1): 21-24.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介绍了大宝山矿业有限公司李屋排土场的现状和发展规划, 对排土场可能发生的灾害进行了分析预测, 提出了相应的防治措施。
  • 选矿
  • 尹周澜, 刘璐, 陈启元, 张平民
    矿冶工程. 2010, 30(1): 25-28.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采用交流阻抗方法并结合循环伏安方法, 研究了机械活化对黄铁矿粉末微电极/非水溶液界面性质的影响。结果表明, 机械活化增大了黄铁矿电化学反应的有效活性面积, 降低了界面的电荷传递电阻, 减少了双电层电容。当有添加剂存在时, 微电极的电化学电阻和界面电容越小, 黄铁矿颗粒的分散效果越好。十八酸通过改变介电常数和增大双电层厚度而增大静电斥力, 提高黄铁矿的分散性能。
  • 杨大伟, 孙体昌, 徐承焱
    矿冶工程. 2010, 30(1): 29-31.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为开发利用鄂西“宁乡式”高磷鲕状赤铁矿, 进行了添加脱磷剂还原焙烧-磁选的试验研究。对还原剂煤用量、脱磷剂NCP用量、焙烧温度、焙烧时间等条件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 还原剂煤用量为40%, 脱磷剂NCP用量为20%, 1 000 ℃下焙烧60 min, 再经细磨、磁选, 可以达到提高铁品位、降低磷的效果, 最终得到产品铁品位90.09%, 铁回收率88.91%, 磷品位0.06%。
  • 张丛香, 杨晓峰
    矿冶工程. 2010, 30(1): 32-34.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介绍了某矿山含硅酸铁矿石、碳酸铁矿石及原生矿的组成并进行了选矿试验研究, 结果表明, 3种矿石中原生矿最好选, 含碳酸铁矿石最难选。根据试验结果, 可以实现难选矿石与易选矿石合理配比, 避免大量难选矿石同时给入生产时造成的生产指标波动。该研究对采场和选厂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 邱崇栋, 徐永仁
    矿冶工程. 2010, 30(1): 35-37.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采用传统的机械选矿方法处理昆钢包子铺褐铁矿很难达到铁精矿品位57%以上。采用磁化焙烧-磁选工艺处理包子铺褐铁矿, 能有效提高铁精矿品位, 可以得到铁精矿产率55.27%, 铁品位59.47%, 铁回收率92.86%的良好指标。氯化离析-弱磁选探索试验处理昆钢包子铺褐铁矿可以得到铁精矿产率36.26%, 铁品位77.24%, 含P 0.22%, 铁回收率80.20%的指标。
  • 黄菁华, 张康生, 刘运财, 罗开贤
    矿冶工程. 2010, 30(1): 38-40.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针对凡口铅锌矿选硫尾矿中复杂微细粒低品位硫的特点, 采用浮选法回收硫, 考察了试样的自然可浮性以及捕收剂用量、起泡剂用量、浮选浓度对浮选指标的影响。试验结果表明, 经一粗一精一扫和粗硫精矿脱铅锌后, 可得到硫精矿品位43.02%, 硫回收率77.85%的指标。
  • 唐雪峰, 余永富, 陈雯
    矿冶工程. 2010, 30(1): 41-43.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某铁矿石中磁铁矿和赤铁矿的嵌布粒度相差悬殊, 磁铁矿具有中细粒嵌布的特点, 赤铁矿则属于典型极微细粒嵌布的范畴。针对该铁矿石的嵌布粒度特性, 采用弱磁选-强磁选-絮凝脱泥-反浮选联合工艺流程, 获得了铁品位为61.77%、回收率为62.55%的铁精矿。
  • 冶金
  • 李桂春, 吕进云
    矿冶工程. 2010, 30(1): 44-46.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针对辽宁五龙金矿四道沟分矿的金矿石, 研究了影响OCl--I-浸金体系的主要因素。得出了OCl--I-体系浸出的最佳条件是: 次氯酸钠的用量占矿浆体积的7%~9%, 碘化钾浓度不小于0.25 mol/L, pH值为偏酸性至中性, 浸出时间为4 h, 在此条件下金浸出率可达85%以上。
  • 李金辉, 周友元, 熊道陵, 王瑞祥, 梁勇
    矿冶工程. 2010, 30(1): 47-50.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研究了硫化沉淀分离镍与铁的分离机理及工艺影响条件。结果表明: 温度、pH值、硫化剂加入方式、配离子均会对镍和铁的分离富集产生影响, 其中pH值的影响最大; 控制好pH值, 选择好合适的温度及加入方式, 镍与铁可以较好的分离。
  • 朱晓波, 张一敏, 刘涛, 黄晶, 李望, 胡杨甲
    矿冶工程. 2010, 30(1): 51-53.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以江西某地石煤为试验原料, 采用氧化焙烧-水浸-酸浸工艺提取其中的钒, 研究了原矿直接氧化焙烧及原矿经脱碳后氧化焙烧对浸出率的影响、原矿及脱碳样配煤氧化焙烧对浸出率和焙烧能耗的影响。结果表明, 原矿经脱碳后氧化焙烧浸出率为80.12%, 较原矿直接氧化焙烧提高11.71%; 脱碳样配入5%的无烟煤, 浸出率可达81.96%, 氧化焙烧温度可降低30 ℃、焙烧时间缩短0.5 h, 降低了生产成本。
  • 伍赠玲
    矿冶工程. 2010, 30(1): 54-56.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针对高砷微细浸染型难处理金矿, 进行了化学预氧化-氰化浸金和细菌预氧化-氰化浸金。结果表明, 细菌预氧化-氰化浸金能有效氧化金矿石, 在细菌接种量10%、矿浆浓度15%、45 ℃下预氧化7 d, 金浸出率达到89.24%。
  • 彭志宏, 邓永春, 周秋生, 刘桂华, 李小斌
    矿冶工程. 2010, 30(1): 57-61.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采用对比实验法, 研究了不同类型、不同浓度的无机盐杂质对铝酸钠溶液晶种分解的影响, 并探讨了其影响机理。结果表明, 铝酸钠溶液中氯化钠、碳酸钠、硫酸钠等杂质的存在对晶种分解会产生不利影响, 当NaCl浓度大于10 g/L、Na2Os浓度大于5 g/L、Na2Oc浓度大于10 g/L时, 均将对铝酸钠溶液晶种分解产生明显的抑制作用。无机盐杂质的存在会影响铝酸钠溶液中氢氧化铝颗粒表面的Zeta电位值, 使Zeta电位变得更负, 不利于氢氧化铝晶体颗粒对铝酸根离子的吸附, 从而对铝酸钠溶液晶种分解产生抑制作用。无机盐杂质使铝酸钠溶液表面张力增大, 也阻碍铝酸根离子在晶体表面的吸附, 对晶种分解产生不利影响。
  • 郭玉华, 许海川, 齐渊洪, 周继程
    矿冶工程. 2010, 30(1): 62-64.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采用正交试验方法研究了以糖浆作为粘结剂, 钒钛磁铁矿和煤粉为原料, 在不同的粘结剂配比、成型压力和水分加入量下含碳球团的冷固结成型性能。结果表明: 制得球团在300 ℃下烘干30 min后, 抗压强度随粘结剂加入量的增加先增加后减少; 随成型压力的增加一直增加, 但增加幅度越来越小; 水分加入量在3%以下时, 对球团的抗压强度影响不大, 继续增加水分加入量, 球团的强度急剧下降。试验获得最佳工艺参数为, 粘结剂加入量6%, 成型压力18 MPa, 水分加入量2%。在该工艺条件下球团的平均抗压强度可以达到2 723 N。
  • 材料
  • 湛中魁, 童设华, 习小明, 周春仙, 王双才, 李伟
    矿冶工程. 2010, 30(1): 65-68.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以H3PO4、Fe2O3和LiOH·H2O为原料, 用H2还原合成了橄榄石型LiFePO4材料。采用Rietveld全谱拟合法检测不同温度和时间下LiFePO4的转化率, 通过研究其转化率与时间、温度的关系, 确定了H2还原合成LiFePO4的反应机理、反应级数和速率常数, 并给出了控制步骤的转化温度和各阶段的活化能。根据动力学研究的结果, 采用“H2气氛低温合成, N2气氛高温生长”机制合成了LiFePO4/C复合材料。该材料具有单一的橄榄石结构, 颗粒尺寸细小均匀, 0.1C倍率下, 首次放电容量达152.5 mAh/g, 放电效率为95.4%, 循环30次后, 电池的容量保持率达98.4%。
  • 盛绍顶, 严红革, 陈振华
    矿冶工程. 2010, 30(1): 69-72.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采用自制的设备, 用快速凝固粉末冶金方法制备了AZ91镁合金, 分别对合金进行光学金相、XRD、HRTEM、SEM分析。结果表明: 粉末态为非常均匀细小的等轴晶组织, 晶粒大小为1~5 μm, 只有很少析出相, 析出相为AlMg2Zn。挤压棒材为细小的等轴晶组织, 有大量的析出相, 主要为β-Al12Mg17和AlMg2Zn。合金有很高的力学性能, 抗拉强度达到383.2 MPa, 屈服强度275.1 MPa。合金的析出相形貌主要为近球形, 大小为50~200 nm, 挤压态的析出相明显增多。
  • 黄锡峰, 张福全, 陈振华
    矿冶工程. 2010, 30(1): 73-76.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以铜粉、氧化铜粉末为原料, 采用球磨法制备Cu2O粉末, 研究了球磨时间和不同pH值的水溶液对反应速率及产物形貌、颗粒尺寸的影响。对样品进行了物相分析、颗粒形貌和尺寸分析, 结果表明, 在不同pH值条件下, Cu和CuO粉末球磨时可生成Cu2O化合物, 随球磨时间的增加, Cu2O量增加; pH值不同, 球磨反应速度不同, 产物颗粒尺寸大小也不一样。在pH=3时, 球磨反应速度较高; 但pH=12时, 产物颗粒尺寸较小; 在球料比30∶1, 球磨时间90 h, pH=3或pH=12的条件下, 反应完全, 生成Cu2O, 颗粒形状为立方体、六方体、八面体及其它不规则多边形状, 颗粒尺寸为30~100 nm。
  • 洪永昌, 杜士青
    矿冶工程. 2010, 30(1): 77-80.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采用金相显微镜、扫描电镜、X射线衍射物相分析和显微硬度、耐磨性测定等试验手段, 研究了不同激光扫描速度对Fe基火焰喷焊重熔层组织和耐磨性的影响。试验结果表明, 经激光重熔后, 火焰喷焊层的组织得到不同程度细化; 喷焊重熔层的组织主要由γ-(Fe, Ni)及Fe3Ni2、FeNi3、Cr2B、FeB2Ni3、FeCrB等强化相组成; 随着激光扫描速度增加, 喷焊重熔层的硬度提高, 而且耐磨性均优于原始喷焊层。在相同激光扫描功率下, 经200 mm/min激光扫描后, 喷焊重熔层耐磨性最好。
  • 张翠玲, 陆雷, 江勤, 王永志
    矿冶工程. 2010, 30(1): 81-83.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以钢渣、铜尾矿、粉煤灰及砂岩为主要原料, 添加少量Fe2O3和Cr2O3作为复合晶核剂, 以CaO-Al2O3-SiO2三元系、透辉石为主晶相, 采用非均匀成核制得复合尾矿微晶玻璃建筑装饰材料。利用差热分析方法(DTA)制定了复合尾矿废渣微晶玻璃的热处理制度, 采用XRD和SEM方法研究了复合尾矿废渣微晶玻璃的析晶性能。结果表明, 晶化温度在710和720 ℃时, 微晶玻璃处于分相状态, 没有晶体析出; 而晶化温度在800 ℃时, 玻璃相已成为絮状晶粒结构, 析出适量透辉石晶体。
  • 杨晓凤, 彭龙贵, 郭蓓, 李伟, 王启强
    矿冶工程. 2010, 30(1): 84-86.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针对Ⅲ级粉煤灰在水化反应中活性难于激发的问题, 选择乙二醇作粉煤灰助磨剂, 并利用XRD、SEM及力学测试仪器对助磨后的粉煤灰水化产物进行了分析和研究。结果表明, 乙二醇作为助磨剂对等外粉煤灰有很好的助磨效果, 其28d标准抗压强度达30MPa以上; 助磨剂能有效改善粉煤灰玻璃态颗粒的表面特性, 使粉煤灰的潜在火山灰活性被激发, 生成了网状致密的2CaO·SiO2·H2O和3CaO·2SiO2·3H2O等水化凝胶产物。
  • 陈芳, 颜建辉
    矿冶工程. 2010, 30(1): 87-89.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利用热重分析法、SEM和X射线仪研究了30%TiC-TiB2增强MoSi2复合材料在800、1 000 ℃和1 200 ℃空气中的氧化行为。结果表明, 30%TiC-TiB2/MoSi2复合材料在各温度下氧化192 h时, 均表现为增重, 温度越高, 材料氧化增重越大。在初始氧化阶段, 氧化速率较大, 随后逐渐进入钝氧化阶段。TiC-TiB2的引入在一定程度上降低了MoSi2的抗氧化性能。复合材料中的TiB2优先与氧发生反应生成TiO2和B2O3, 然后是TiC与氧反应生成TiO2、CO 或CO2, 最后才是MoSi2发生氧化。氧化层中没有发现低熔点的B2O3, 而TiO2和SiO2形成的氧化膜使材料具有较好的抗氧化性。
  • 企业经济与管理
  • 马西涛
    矿冶工程. 2010, 30(1): 90-92.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近年来对薛城区煤炭、石灰岩以外的“边缘矿产”进行了勘察和调研, 分析了它们的分布、储量及交通等现状, 指出了目前存在的问题, 提出了合理开发利用“边缘矿产”的办法和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