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闪速磁化焙烧装置的最佳给矿粒度进行了研究,表明在反应炉温度(750±30) ℃、CO 浓度0.16%~0.40%条件下,在0.1~0.5 mm 范围内,随着给料粒度变粗,焙烧矿磁化转化率降低;对于0~0.1 mm 粒级矿样,因细粒级磁化时磁性主要是由磁畴的转动产生,所需的能量比磁畴壁的移动大得多,因而细粒级焙烧矿的弱磁选效果相对粗粒级差,综合考虑,闪速磁化焙烧装置的最佳给料粒度为-0.3 mm。-0.3 mm 的大西沟菱铁矿粉矿经闪速磁化焙烧-弱磁选工艺处理,最终可获得磁选精矿产率31.59%、TFe 品位60.91%、铁回收率81.44%的选矿指标。
针对攀西某地-0.038 mm 物料的性质特点,采用“ZH 磁选-浮选脱泥脱硫-浮选选钛”新工艺,原料通过ZH 强磁选富集TiO2 品位从8.33%富集到20.16%,回收率达到65.76%,ZH 磁选粗精矿经过浮选脱泥、浮选选钛最终获得的钛精矿品位为47.97%,回收率达到73.09%,该工艺对实现-0.038 mm 粒级钛铁矿的回收利用具有十分重要意义。
承德某铁尾矿中主要含有磷和钛两种可回收元素,其中磷以磷灰石的形式存在,钛赋存于钛铁矿中。磷的嵌布粒度比钛铁矿要粗,因此提出先浮选回收磷再选钛的工艺流程。试验结果表明,当磨矿细度为-0.074 mm 粒级占52.14%时,以AW-01 为捕收剂,采用一粗三精浮选工艺流程,可获得磷品位为32.74%、回收率为86.11%的磷精矿,同时尾矿中磷品位降至0.31%;在对磷浮选尾矿进行强磁选-重选-再磨-强磁选流程后,最终可获得钛品位为48.36%、钛回收率为90.34%的钛精矿,尾矿钛品位降至0.89%。
利用计算流体动力学工具Ansys Fluent,对清水条件下不同柱体长度的100 mm 直径水力旋流器内流场进行了数值计算。研究范围内的结果表明:在处理量相等的情况下,随着旋流器柱体长度增加,旋流器内压力降减小,说明长柱体旋流器有助于降低能耗,提高处理能力;柱体长度增加会导致旋流器内切向速度减小,离心强度降低;依据平衡轨道理论的近似计算表明,分离粒度随柱体长度增加而降低。该数值计算结果可作为优化旋流器结构设计的参考。
采用氯化铅法测定矿样中低含量金属铁量。用氯化铅置换金属铁,过滤分离,滤液分取后加硝酸,火焰原子吸收法测定铁量。考察了氯化铅用量、磁选方式、浸取方式和浸取时间对反应结果的影响,确定了用内磁选方式,氯化铅用量为0.5 g,加热磁力搅拌浸取15 min 的最佳试验条件。用本法测定不同类型矿样中金属铁量,相对标准偏差小于3%(n=6),加标回收率99.00%~101.50%。
在深孔爆破一次成井工程爆破中,掏槽孔的装药结构在很大程度上决定成井的成败。掏槽孔的装药结构包括孔径、孔距、装药量、装药结构、堵塞长度等。通过分析掏槽孔在成井中应该满足的条件,设计出了一种试验炮孔布置方案图,提出了一套解决掏槽孔装药结构参数选择问题的试验方法。根据方案图布孔,按照所提出的试验步骤试验,量测所要求的试验参数,最后确定深孔爆破一次成井掏槽孔装药结构的装药长度、间隔长度、孔顶堵塞长度和孔底堵塞长度。这种试验方法应用于洛阳栾川钼业的露天矿23 m 一次成井工程爆破中,具有实用性强、操作简便的特点。此试验方法为深孔一次爆破成井掏槽孔的装药结构的参数选择提供了有力的参考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