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文下载排行

  • 一年内发表的文章
  • 两年内
  • 三年内
  • 全部

Please wait a minute...
  • 全选
    |
  • 采矿
    胡建华, 任启帆, 黄仁东, 习智琴
    矿冶工程. 2018, 38(2): 25-29. https://doi.org/10.3969/j.issn.0253-6099.2018.02.006
    摘要 (205) PDF全文 (29276)   可视化   收藏
    针对华联矿业卧虎山矿地下开采工程技术条件, 采用正交法设计了9组试验方案, 基于Dimine-Midas/GTS-FLAC3D耦合技术建立了采场计算分析模型, 获得了不同参数下采场的力学特征值, 确定了最大拉应力等9个评价指标, 利用核主成分分析法建立了采场结构参数的综合评价模型, 基于评价函数值优选采场结构参数。结果表明, 运用正交试验, 有效减少了计算的工程量, 提高了分析效率, 获得了不同采场结构参数和充填强度下的力学特征值; 核主成分分析方法确定最优采场结构参数为矿柱宽3 m、采场宽10 m、矿柱高12.5 m、充填体弹性模量0.1 GPa; 与主成分分析法结果对比, 2种方法评价结果基本一致, 证明了核主成分分析的适用性, 更加突出了多因素的综合评价特征。
  • 综述
    姜涛, 邱冠周, 李光辉, 黄柱成
    矿冶工程. 1999, 19(2): 3-6.
    摘要 (140) PDF全文 (4522)   可视化   收藏
    概要评述了中低品位铝土矿预脱硅的研究现状, 对现有的预脱硅方法———物理选矿法、化学选矿法和生物选矿法脱硅的原理及特点进行了简要的分析, 在此基础上对铝土矿预脱硅的发展趋势进行了探讨。
  • 材料
    安洪涛
    矿冶工程. 2015, 35(6): 149-151. https://doi.org/10.3969/j.issn.0253-6099.2015.06.037
    摘要 (241) PDF全文 (3203)   可视化   收藏
    从产业背景、发展现状和全球主要企业销量3个方面对锂离子正极材料产业发展进行了分析, 并结合国内发展动向, 提出了产业未来的发展方向, 为锂离子电池正极材料产业发展提供参考。
  • 企业经济与管理
    陈博明
    矿冶工程. 2020, 40(4): 165-168. https://doi.org/10.3969/j.issn.0253-6099.2020.04.041
    摘要 (149) PDF全文 (2465)   可视化   收藏
    介绍了生态环境监测及执法过程中应用的主要遥感技术与装备; 概述了遥感技术在植被指数、土壤污染、大气污染、水体污染等环境监测中的应用情况; 提出了遥感技术在新时代生态环境监测和执法中存在的不足以及未来发展方向。
  • 综述
    尹志民, 张生龙
    矿冶工程. 2002, 22(2): 1-5.
    摘要 (215) PDF全文 (2375)   可视化   收藏
    介绍了高强高导铜合金研究领域的几个热点问题, 即:快速冷凝法制备高强高导铜合金、内氧化法和溶胶-凝胶法制备弥散强化铜合金、铜基原位复合材料的制备、铜合金引线框架材料的开发以及稀土在高强高导铜合金中的应用等。综述了高强高导铜合金的研究现状, 分析指出:沉淀强化和多元复合微合金化是提高高强高导铜合金性能的有效途径;材料复合化是高强高导铜合金的发展方向;在更多考虑提高合金综合性能的同时还应注重其产业化前景和可持续发展。
  • 冶金
    郭学益, 刘海涵, 李栋, 田庆华, 徐刚
    矿冶工程. 2007, 27(1): 50-53.
    摘要 (258) PDF全文 (2209)   可视化   收藏
    采用热处理方式对γ-MnO2晶型转变进行了研究, 考察了温度和时间对γ-MnO2晶型转变的影响。由XRD射线衍射图谱发现, MnO2开始由γ晶型向β晶型的转变温度为300 ℃, 从350 ℃到450 ℃之间, 在适当的热处理时间(5~20 h)下, γ-MnO2可以完全转变成β-MnO2。在560 ℃下热处理2 h时出现Mn2O3, 热处理20 h后, Mn2O3含量将达到75.63%。因此, MnO2晶型转变的主要影响条件是温度。
  • 冶金
    柏振海, 罗兵辉, 金晓鸿
    矿冶工程. 2001, 21(4): 67-69.
    摘要 (176) PDF全文 (2077)   可视化   收藏
    综合介绍了干法、电解法、湿法制备氧化亚铜粉末的方法。目前工业上主要采用电解法制备氧化亚铜粉末, 该法制得的粉末分散性好、粒度较细。湿法制备氧化亚铜粉末正受到重视, 已摸索出多种方法。
  • 材料
    景茂祥, 沈湘黔
    矿冶工程. 2004, 24(2): 69-71.
    摘要 (205) PDF全文 (1961)   可视化   收藏
    介绍了氧化铝纤维的主要应用领域、国内外研究发展现状以及市场前景, 并提出了一种制备氧化铝纤维的新方法。
  • 材料
    刘辉, 孙伟, 覃文庆, 邬顺科
    矿冶工程. 2003, 23(6): 69-71.
    摘要 (204) PDF全文 (1895)   可视化   收藏
    简述了多孔陶瓷材料的成孔方法, 并概述了多孔陶瓷材料在矿山、冶金、能源、环保、食品和生物医药行业的应用及发展前景。
  • 材料
    张臻, 张海艳, 胡志兵, 刘庭杰, 孟立君
    矿冶工程. 2019, 39(2): 115-119. https://doi.org/10.3969/j.issn.0253-6099.2019.02.028
    摘要 (180) PDF全文 (1890)   可视化   收藏
    总结了三元正极材料前驱体结构设计和制备工艺的研究进展, 指出合理的前驱体结构设计并结合合理制备工艺, 可以改善正极材料电化学性能, 得到性能优异的正极材料, 从而满足高性能电池的使用要求。
  • 材料
    徐金玲
    矿冶工程. 2013, 33(2): 120-124. https://doi.org/10.3969/j.issn.0253-6099.2013.02.031
    摘要 (252) PDF全文 (1827)   可视化   收藏
    采用仪器分析法和化学分析法相结合测定锂离子电池正极材料LiδNi1-x-yCoxMnyO2中元素成分, 分别采用高浓度差示光度法、重量法和氧化还原滴定法测定样品中镍、钴、锰含量。通过优化实验条件, 该测定方法的回收率为97.61%~101.0%, 相对标准偏差不大于0.49%, 具有很高准确度和精密度, 适用于规模化生产中的质量分析。
  • 冶金
    习小明, 胡常波
    矿冶工程. 2007, 27(4): 46-49.
    摘要 (162) PDF全文 (1802)   可视化   收藏
    通过对熔点和熔化状态进行重定义, 并在此基础上建立了物质熔化的模型, 运用能量守恒和表面能之间变化的关系, 推导出物质的熔点与其颗粒半径之间的数学表达式。同时, 运用数学的方法揭示了粉体的空隙率和粉体密度的变化规律。
  • 材料
    刘昌斌, 夏长清, 戴晓元
    矿冶工程. 2003, 23(5): 74-78.
    摘要 (165) PDF全文 (1771)   可视化   收藏
    对高强高韧铝合金的发展情况进行了全面的评述。讨论了高强高韧铝合金微观组织与性能之间的关系, 以及铝合金的主要强化机制。简要介绍了回归再时效(RRA), 固溶强化等热处理新技术, 并就今后的研究开发提出了建议。
  • 材料
    李普良, 徐舜, 习小明
    矿冶工程. 2004, 24(1): 84-88.
    摘要 (134) PDF全文 (1747)   可视化   收藏
    概述了锂离子电池正极材料LiCoO2合成法及其掺杂研究进展, 通过对LiCoO2目前存在的问题比如价格昂贵、有毒、实际容量低等缺点进行了分析, 叙述了提高LiCoO2性价比的2种途径, 探索出新的合成方法和掺杂元素。
  • 选矿
    熊道陵, 胡岳华, 贺治国, 湛雪辉
    矿冶工程. 2004, 24(2): 42-44.
    摘要 (184) PDF全文 (1700)   可视化   收藏
    砷黄铁矿有机抑制剂包括小分子有机抑制剂和大分子有机抑制剂。阐述了有机抑制剂的结构与活性关系, 分别说明了小分子有机抑制剂和大分子有机抑制剂的结构及其在硫化矿浮选中对砷黄铁矿的抑制作用。
  • 冶金
    刘健, 李哲
    矿冶工程. 2007, 27(4): 54-60.
    摘要 (166) PDF全文 (1573)   可视化   收藏
    综述了当前氨氮废水处理技术的原理和各自的优缺点, 介绍了国内外氨氮废水处理的研究现状, 同时对氨氮废水处理前景进行了展望, 并提出了今后应着重考虑的几个问题。
  • 冶金
    周健, 宁顺明, 习小明
    矿冶工程. 2005, 25(2): 39-42.
    摘要 (135) PDF全文 (1560)   可视化   收藏
    介绍了Co3O4的市场需求、常用的Co3O4制备方法、Co3O4的研究与生产现状, 并简要说明了国内产品与国外产品之间的差距。
  • 材料
    李旺兴, 李东红, 沈湘黔
    矿冶工程. 2005, 25(4): 73-76.
    摘要 (157) PDF全文 (1516)   可视化   收藏
    评述了近几年来提高氧化铝陶瓷力学性能的各种途径。认为通过优化纳米α-Al2O3 粉体制备技术, 引入金属相、纤维、晶须复合工艺来控制氧化铝陶瓷界面结构及微观结构, 是提高氧化铝陶瓷力学性能的有效方法。
  • 材料
    张永光
    矿冶工程. 2001, 21(4): 61-63.
    摘要 (171) PDF全文 (1506)   可视化   收藏
    开发了以氟锆酸钾为主盐的新型无镍常温封孔剂。研究了封孔液中K2ZrF6 浓度、F-浓度、pH 值、封孔时间、封孔温度等对封孔度的影响。实验表明:槽液中添加适当量的F-既可以稳定槽液又可以提高封孔度;该封孔工艺不仅能在氟离子浓度低的情况下实现有效地封孔而且能消除Ni-F 封孔出现的粉霜及绿色膜面。
  • 材料
    郭金伙, 韩跃新
    矿冶工程. 1999, 19(4): 58-60.
    对碳酸钙晶须的成核生长机理进行了理论分析, 通过反应过程中pH 值和电导率变化的监测及不同的时间点所取样品的扫描电镜观察, 对碳酸钙晶须的结晶过程进行了初步探讨。
  • 冶金
    陈泉源, 柳欢欢
    矿冶工程. 2007, 27(3): 49-56.
    摘要 (123) PDF全文 (1492)   可视化   收藏
    介绍了采矿废石、选矿尾矿和冶金废渣资源化技术现状及发展方向。探讨了利用固体废物中非金属矿物作为环境材料, 特殊含钍、稀土、钛高炉渣综合利用, 以及钢铁渣作水泥、混凝土活性掺合料等方面存在的问题及解决途径, 认为微细粒高效分选技术对提高工业固体废物资源化技术水平十分重要。
  • 选矿
    李显波,张覃,刘志红,秦舒浩
    矿冶工程. 2016, 36(z): 447-452. https://doi.org/10.3969/j.issn.0253-6099.2016.08.115
    摘要 (207) PDF全文 (1492)   可视化   收藏
    综述了碳酸钙晶须的物化性质;详细介绍了国内外碳酸钙晶须的制备方法(可溶性钙盐与碳酸盐反应制备法、碳酸氢钙水热分解法、尿素水解法、碳酸化法,超重力反应结晶法和磷石膏水热合成法)研究进展,并评述了各种方法的优缺点。介绍了晶型控制剂MgCl2、AlCl3 和可溶性磷酸盐在碳酸钙晶须制备过程中的作用机理。综述了碳酸钙晶须的表面改性及其在塑料、造纸、涂料和摩擦材料等领域的应用研究进展。最后指出了碳酸钙晶须研究中存在的问题及发展方向。
  • 选矿
    廖乾, 冯其明, 欧乐明, 刘旭
    矿冶工程. 2010, 30(5): 44-48.
    摘要 (119) PDF全文 (1486)   可视化   收藏
    以NaHS作硫化剂、水玻璃和CMC作组合抑制剂、Y-89作捕收剂、MIBC作起泡剂, 采用预先浮选脱泥、NaHS诱导同步浮选的选别工艺流程对某复合型铜钴矿进行了选矿工艺研究。原矿中铜、钴品位分别为1.14%、0.18%时, 闭路精矿产品中, 铜的品位达到24.78%, 回收率为72.66%; 钴的品位为2.75%, 回收率达到51.10%。硫化剂诱导浮选氧化矿的作用机理分析表明, 硫化剂起作用的主要组分是HS-, NaHS与Na2S对浮选回收铜都表现出了很好的适应性, 但在相同用量条件下, NaHS由于能够在钴矿物表面形成更加稳定的金属硫化物膜, 因而对钴的浮选回收效果更好。
  • 冶金
    马荣骏
    矿冶工程. 2005, 25(4): 62-65.
    摘要 (127) PDF全文 (1451)   可视化   收藏
    鉴于原子力显微镜是当代能在纳米尺度、分子水平研究微观物质结构的重要工具, 扼要介绍了它的基本原理、操作模式、技术特点及应用。
  • 冶金
    田庆华, 郭学益, 李钧
    矿冶工程. 2009, 29(4): 67-69.
    摘要 (120) PDF全文 (1443)   可视化   收藏
    通过热重(TG-DTG)、差示扫描量热(DSC)技术分别在氩气气氛和空气气氛下对二水草酸钴的热分解行为进行了研究, 并从热力学角度对草酸钴的热分解行为进行了分析探讨。热力学分析结果表明, 在惰性气氛中, 草酸钴的分解产物为金属钴; 而在氧化性气氛中, 草酸钴在温度低于700 ℃时的分解产物为Co3O4。DSC-TGA曲线验证了理论分析结果。
  • 材料
    王涛平, 沈湘黔, 刘涛
    矿冶工程. 2004, 24(1): 72-76.
    摘要 (148) PDF全文 (1404)   可视化   收藏
    介绍了国内外高性能氧化物陶瓷纤维的制备技术及应用现状, 并提出了氧化物陶瓷纤维技术发展的主要方向。
  • 材料
    甘卫平, 潘巧赟, 周建
    矿冶工程. 2014, 34(2): 118-121. https://doi.org/10.3969/j.issn.0253-6099.2014.02.031
    摘要 (213) PDF全文 (1396)   可视化   收藏
    以银粉、玻璃粉和有机载体为原料制备了导电银浆。通过改变有机载体中某有机酸的含量以及烧结工艺, 借助SEM观察浆料烧结银膜的形貌、四探针测试仪测量烧结膜的表面方阻, 讨论了有机酸含量及烧结温度、烧结时间对银膜导电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 当有机酸含量为1.22%, 烧结温度为700 ℃, 保温时间为15 min时, 可以获得性能较好的导电银膜。
  • 冶金
    李桂春, 纪守峰, 王会平
    矿冶工程. 2006, 26(3): 42-44.
    摘要 (154) PDF全文 (1390)   可视化   收藏
    用实验方法研究了锌置换金、活性炭吸附金及电解回收金, 并探讨了用电解法回收碘。研究结果表明: 用活性炭吸附、解吸液电解提取金及电解法再生碘溶液是切实可行的。
  • 材料
    陈志国, 周娴, 舒军, 黄裕金
    矿冶工程. 2010, 30(2): 102-106.
    摘要 (152) PDF全文 (1334)   可视化   收藏
    阐述了常用稀土在铝合金中的微合金化及复合微合金化机理。指出稀土元素与其它溶质原子的交互作用及多层次结构, 以及稀土复合微合金化理论与相关模型的构建将成为今后的研究重点与方向。
  • 材料
    刘杰
    矿冶工程. 2011, 31(2): 114-116.
    摘要 (135) PDF全文 (1324)   可视化   收藏
    系统介绍了铝硅系合金的细化处理方法, 包括变质处理法、喷射成形法、溶体处理法、倾斜板铸造技术、大凝固界面温度梯度半连续铸造法等。指出在铸造过程中加强冷却能力、获得高的凝固界面温度梯度和界面过冷, 可以显著细化铝硅合金及其初晶硅尺寸, 从而获得高性能铝硅合金。
  • 冶金
    肖楚民, 潘湛昌, 张环华, 李秀珍, 黄慧民
    矿冶工程. 2003, 23(1): 41-43.
    摘要 (157) PDF全文 (1321)   可视化   收藏
    采用碳酸氢铵作为沉淀剂制备二氧化铈超细粉体。X 射线衍射结果表明, 焙烧温度在300~900 ℃时, 所得二氧化铈纳米晶为立方晶系, 其平均粒径随焙烧温度的升高而增大。热失重结果表明, 样品的失重率取决于焙烧温度。反应物浓度为0.25~0.3 mol/ L, 沉淀剂浓度为0.2~0.4 mol/L, pH 值为7~8, 沉淀温度为60~80 ℃, 焙烧温度为600 ℃, 可制得平均晶粒度小于20 nm, 分散性好的二氧化铈超细粉体。
  • 冶金
    曹大力, 邱竹贤, 徐长伟, 吴玉春, 杨宇宏
    矿冶工程. 2006, 26(3): 53-56.
    摘要 (164) PDF全文 (1319)   可视化   收藏
    介绍了工业生产金属镁的方法——熔盐电解法和热还原法; 讨论了熔盐电解法存在的MgCl2·6H2O脱水问题、金属镁的纯度问题及安全问题, 皮江法存在的能耗及环保问题; 概述了金属镁在热还原、熔盐电解及电解MgO方面的新进展; 提出了在电解槽中直接电解得到Al-Mg母合金的方案。
  • 材料
    段柏华, 周晓晖, 曲选辉, 徐征宙
    矿冶工程. 2004, 24(5): 70-72.
    摘要 (167) PDF全文 (1302)   可视化   收藏
    重点研究了注射成形Kovar 合金的脱脂及烧结工艺。结果表明:溶剂脱脂+热脱脂工艺能有效快速地实现粘结剂的完全脱除, 通过烧结后获得了25~400 ℃内平均热膨胀系数为5.75×10-6/ ℃的注射成形Kovar 合金封装盒体。金相显微组织及XRD 分析说明了合金主要以奥氏体(γ相)主相及少量的α相共同组成, 这种α相的存在是PIMKovar 合金热膨胀系数偏高的主要原因。
  • 冶金
    杨国超, 肖国光
    矿冶工程. 2003, 23(4): 42-44.
    摘要 (181) PDF全文 (1287)   可视化   收藏
    介绍了N-甲基-2-吡咯烷酮的合成与提纯方法。对比了N-甲基-2-吡咯烷酮与常用锂电池有机溶剂的性能。介绍了N-甲基-2-吡咯烷酮在锂电池和液晶等方面的应用情况, 并对N-甲基-2-吡咯烷酮的合成与应用进行了展望。
  • 综述
    张福勤, 黄伯云, 黄启忠, 熊翔, 刘根山, 易茂中
    矿冶工程. 2000, 20(4): 10-13.
    摘要 (151) PDF全文 (1262)   可视化   收藏
    从炭/炭复合材料石墨化度的测量和表征、石墨化度的影响因素以及石墨化度对复合材料性能的影响3 个方面, 对炭/炭复合材料石墨化度的研究现状进行了叙述和评价。指出炭/炭复合材料石墨化度的测量和表征迄今尚无公认、统一的标准;认为有必要系统地跟踪、分析、研究炭/炭复合材料中各组元及其界面在石墨化过程中的变化, 以及由此带来的对材料宏观性能的影响。
  • 材料
    陈鼎, 黄培云
    矿冶工程. 2002, 22(3): 111-114.
    摘要 (118) PDF全文 (1253)   可视化   收藏
    从材料的拉伸强度、疲劳强度、断裂韧性、夏氏冲击吸收能等方面详细地介绍了钛和钛合金低温下的一些主要性能指标以及其随温度和材质的变化情况, 实验结果表明, 随着钛和钛合金的使用, 温度降低, 拉伸强度和疲劳强度升高, 延伸率、断裂韧性、夏氏冲击吸收有降低;减少材料的杂质含量能够改善材质的低温性能。
  • 冶金
    陈爱良, 赵中伟, 贾希俊, 龙双, 霍广生, 李洪桂
    矿冶工程. 2008, 28(6): 62-66.
    摘要 (150) PDF全文 (1252)   可视化   收藏
    介绍了目前氧化锌矿的处理方法及其特点, 氧化锌矿处理方式有两类: 一是氧化锌矿经选矿富集后进入冶炼程序得金属锌; 二是将氧化锌矿直接进入冶炼程序处理, 直接冶锌的方法又可分为火法和湿法两类。并对氧化锌矿处理技术的应用前景进行了展望。
  • 冶金
    马朝庆
    矿冶工程. 1999, 19(4): 46-48.
    摘要 (154) PDF全文 (1239)   可视化   收藏
    添加剂在铜电解生产中起着重要作用, 根据多年从事铜电解技术工作的经验, 在分析添加剂作用及其影响因素的基础上, 对常用添加剂在实际生产中的作用及应用进行了总结与探讨。
  • 冶金
    巨永辉, 张玮琦
    矿冶工程.
    摘要 (156) PDF全文 (1236)   可视化   收藏
    采用萃取-电积技术处理含铜金精矿, 从中回收金属铜, 进行了试验研究, 并成功应用于生产实际, 生产所得电铜质量达到国标1#水平, 铜萃取率达96.95%。生产实践表明该法经济效益好, 操作简便, 可在同行业推广应用。
  • 材料
    罗兵辉, 柏振海, 周华, 张林和, 谢绍俊
    矿冶工程. 2001, 21(2): 67-68.
    摘要 (145) PDF全文 (1233)   可视化   收藏
    研究了5 种铸造铝合金的铸造性能、力学性能及耐蚀性。5 种铸造铝合金分别为铝硅系的A(ZL101, Al-7.1 %Si-0.3%Mg), 铝镁系的B(Al-6.50%Mg-0.28 %Ti)、C(Al-8.58 %Mg-1.4%Zn-0.07 %Ti)、D(ZL301, Al-10.0 %Mg-0.09%Ti)及新近研制开发的低镁低硅铝合金E(Al-2.5 %Si-2.1 %Mg-0.8%Mn-0.2 %Cr)。结果表明, 5 种铝合金具有良好的力学性能。合金A 铸造性能较好, 耐蚀性差。合金B、C、D 耐蚀性好, 但铸造性、抗应力腐蚀性能差。低镁低硅的铝合金E 具有极好耐蚀性及其它综合性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