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7年, 第27卷, 第3期 
刊出日期:2007-06-25
  

  • 全选
    |
    综述
  • 李尚诣
    矿冶工程. 2007, 27(3): 1-5.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21世纪是人类认知海洋、开发海洋的世纪。中国海洋科技事业取得了光辉成绩, 为开发海洋矿产资源, 建设海洋型钢铁厂奠定了物质基础。建设沿海钢铁厂是钢铁工业的新一轮结构调整, 是实现钢铁工业可持续发展并提高自主创新能力及国际竞争力的战略措施。指出在建设沿海钢铁厂的同时, 要引领钢铁产业结构调整, 优化重组, 整合资源, 发展循环经济, 做到沿海钢铁厂与海洋生态和谐友好。
  • 采矿
  • 彭文祥, 赵明华
    矿冶工程. 2007, 27(3): 6-10.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对基于强度折减拉格朗日差分法的基本原理进行深入阐述, 选用安全系数作为边坡稳定性设计标准。对一均质土坡建立数值分析模型以及灵敏度分析模型, 分别改变全长注浆锚杆的六个支护参数, 由FLAC3D计算边坡的安全系数以及支护参数对安全系数影响的灵敏度, 以此分析这些参数对于边坡稳定性的影响。结果表明, 所探讨的因素中对边坡稳定性影响显著的先后顺序是: 锚杆长度、垂直间距、锚杆倾角、布设位置、锚杆直径、砂浆厚度。
  • 刘福东, 张可能, 陈永贵
    矿冶工程. 2007, 27(3): 11-14.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为了对尾矿坝基础渗漏进行治理, 分析了矿山尾矿库酸性废水的来源和危害, 探讨了采用化学注浆防渗时对注浆材料的要求。根据粘土固化浆液的组成和特点, 针对某矿山尾矿坝基础的防渗要求, 采用该化学注浆技术构筑尾矿坝基础垂直防渗帷幕, 并对注浆效果进行了检查和分析。结果表明, 以粘土为主要成分的粘土固化浆液, 具有良好的流动性和化学惰性, 形成的防渗帷幕具有较强的抗酸稳定性和抗腐蚀性能, 通过控制浆液的固化过程, 实现了对酸性废水的封堵。
  • 曾庆田, 王李管, 李德, 贾明涛, 荆永滨, 代碧波
    矿冶工程. 2007, 27(3): 15-19.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采用矿床3D技术和MICROMINE软件建立了某铜矿可视化模型, 应用地质统计学原理对矿床块段模型进行估值, 并对储量进行统计分析。结果表明, 模型储量报告结果与实际生产储量计算结果十分吻合。实践证明, 在可视化模型的基础上, 对矿山进行采矿设计能够极大的提高工作效率和设计质量。
  • 林建广, 蒋仲安
    矿冶工程. 2007, 27(3): 20-23.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针对目前在通风网络解算方面的一系列软件存在的缺点与不足, 基于矿井通风网络、集合论、线性代数等理论, 运用面向对象Visual C++6.0作为开发工具, Access作为后台数据库, 开发研制一套具有网络图绘制与风机优化选型功能的网络解算系统, 实现了矿山企业的管理现代化。
  • 丁鹏, 李夕兵, 刘志祥, 杨官涛, 李地元
    矿冶工程. 2007, 27(3): 24-27.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针对某铅锌矿存在的问题, 以预期达到的损失贫化指标为基础, 反算出采矿场各部分的矿量。然后运用Barton的经验评价法评估出采场的无支护安全跨度, 进而确定了采矿场参数。并用工程力学方法检验了优化后的采场参数, 对不稳定顶板采用锚索加固以达到采场安全稳定要求。
  • 选矿
  • 林祥辉, 罗仁美, 刘靖, 罗艾萍, 林苑, 黄俊
    矿冶工程. 2007, 27(3): 28-29.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以RA-31作捕收剂, DA-18作絮凝剂, 采用磁选-絮凝脱泥-反浮选流程对鄂西铁矿进行了闭路试验研究, 获得铁精矿铁品位为56.29%, 回收率为59.21%, 含磷量为0.109%。这是目前国内(不采用还原焙烧提铁和浸出法除磷)选别该类矿石所能达到的较好选别指标。RD-31捕收剂和DA-18絮凝剂的研制成功使铁精矿降磷取得突破性进展。
  • 何名飞, 熊道陵, 陈玉平, 刘亚龙, 覃文庆
    矿冶工程. 2007, 27(3): 30-32.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设计并合成了一种可以抑制硫化矿的小分子有机抑制剂甘油基黄原酸钠, 通过浮选试验考察了该抑制剂对硫化矿物的浮选抑制行为。结果表明, 用丁黄药作捕收剂, 在甘油基黄原酸钠存在下铁闪锌矿能被Cu2+活化从而具有良好的可浮性, 而黄铁矿不能被Cu2+活化, 从而实现两种矿物的选择性分离。通过动电位分析表明, 甘油基黄原酸钠在有Cu2+存在条件下不能阻止丁黄药的阴离子在铁闪锌矿表面的吸附, 但能阻止丁黄药的阴离子在黄铁矿表面的吸附, 与浮选结果一致。
  • 张丛香, 周惠文
    矿冶工程. 2007, 27(3): 33-36.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在分析鞍山某铁矿床上部矿体和深部矿体矿石的工艺矿物学特征的基础上, 进行了选矿探索试验研究, 首次针对同一矿床不同深度矿体采用不同工艺流程, 取得了较好的选别指标, 为该铁矿床的全面开发利用提供了科学依据。
  • 湛雪辉, 湛含辉, 钟乐
    矿冶工程. 2007, 27(3): 37-40.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在高浓度活性污泥条件下, 通过测定搅拌功率和氧传质系数, 对二次流场中的氧传质效率进行了研究。通过与普通流场的对比表明, 二次流场在相对较小的搅拌功率和通气量下, 具有较高的氧传质效率。并发现在污泥浓度为20 g/L时, 控制剪切条件能够改善活性污泥的絮体结构, 使之具有较高的氧传质速率和沉降性能, 保证了高浓度条件下微生物的降解效率。
  • 陈建明, 黄红军, 覃文庆, 邱冠周
    矿冶工程. 2007, 27(3): 41-44.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通过研究某铅锌硫化矿石的分选条件与药剂制度, 提出了处理该类矿石的分选新工艺。生产实践证明, 新工艺不仅在精矿质量和回收率比原工艺有了显著提高, 而且药剂耗量也大幅度降低, 取得了显著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 高利坤, 陈云, 周平
    矿冶工程. 2007, 27(3): 45-48.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针对云南某铁选矿厂铁精矿指标降低、杂质含量超标的生产现状, 从矿石的力学强度研究出发, 进行了一段磨精确化装补球的试验研究。提出在二段磨中用尺寸合理的钢段取代钢球的方案, 并提出了对二段磨实施检查分级-溢流控制再分级的工艺流程。工业试验结果表明, 精确化装补球方法的应用全面改善了磨矿及选别过程。
  • 冶金
  • 陈泉源, 柳欢欢
    矿冶工程. 2007, 27(3): 49-56.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介绍了采矿废石、选矿尾矿和冶金废渣资源化技术现状及发展方向。探讨了利用固体废物中非金属矿物作为环境材料, 特殊含钍、稀土、钛高炉渣综合利用, 以及钢铁渣作水泥、混凝土活性掺合料等方面存在的问题及解决途径, 认为微细粒高效分选技术对提高工业固体废物资源化技术水平十分重要。
  • 温俊杰, 张启修, 张贵清, 张力萍
    矿冶工程. 2007, 27(3): 57-60.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研究了新型硅胶-聚合胺复合材料树脂SP-C在模拟氯化镍电解液中深度净化除铜工艺。在Ni2+ 70 g/L、Cu2+ 0.5~2.0 g/L、pH 1~4、温度20~60 ℃的氯化镍电解液中, 考察了该树脂对铜的吸附性能, 结果表明: 随料液pH值增大以及温度升高, 铜的交换容量增大; 料液Cu2+浓度对交换容量影响较小; 最佳吸附条件为: 料液pH=4、接触时间30 min, 温度60 ℃。对比研究了盐酸、硫酸两种解析液, 硫酸显示出更好的解析效果, 最佳解析条件为: H2SO4 2 mol/L、解析接触时间40 min。最佳工艺条件下每毫升湿树脂铜的工作交换容量及饱和交换容量分别0.453 mmol和0.540 mmol, 铜的解析峰值液浓度为28 g/L。
  • 任必军, 王兆文, 石忠宁, 班允刚, 邱竹贤
    矿冶工程. 2007, 27(3): 61-63.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分析了阳极开槽对铝电解槽运行状态的影响, 并在伊川第二铝厂300 kA大型预焙阳极电解槽上进行了工业试验。试验采用开槽机开槽的方式在焙烧完的阳极上进行开槽, 开槽尺寸为1 550 mm×10 mm×260 mm。以普通阳极为参照, 对开槽阳极电解槽的阳极电压降、炉帮厚度、电流效率和电能消耗等技术指标进行研究, 研究结果显示, 阳极开槽可以降低阳极过电压, 提高电流效率和降低电耗。
  • 田庆华, 郭学益, 李宁, 刘海涵, 徐刚
    矿冶工程. 2007, 27(3): 64-68.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树枝状锌粉目前被大量用于制备新型锌-空气电池的负极材料。通过对比实验, 确定了在Zn2+-NH4+-SO42--H2O体系中电沉积制备树枝状锌粉的试验方案。针对该体系进行了热力学平衡分析, 绘制了基本的热力学曲线, 从理论上证明了pH值、铵离子的总浓度等对电解体系配合离子浓度的影响。实验探索了电流密度、主盐浓度、温度、pH值等因素对电解过程以及制取粉末形貌、粒径的影响, 确定了最佳工艺条件为: 锌离子浓度15    g/L, 电解液pH值4.5~5.45, 电解温度25 ℃, (NH4)2SO4浓度30~40 g/L。经X射线衍射分析确定沉积产物为结晶性能良好的锌粉, 物相纯净, 成分单一。扫描电镜分析表明, 所得锌粉呈树枝状, 粒度分布较为均匀。
  • 柳松, 古国榜
    矿冶工程. 2007, 27(3): 69-71.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以硫酸钴为原料, 用草酸盐沉淀-灼烧方法制备了粒度为1~10 μm的微细氧化钴粉末。得出了最佳工艺条件: 硫酸钴浓度0.6~2.4 mol/L, pH = 4~5, n(C2O42- )∶n(Co2+) = 1.2~1.3, 沉淀温度40~50 ℃, 灼烧温度500~700℃, 灼烧时间5 h。
  • 材料
  • 洪永昌
    矿冶工程. 2007, 27(3): 72-75.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通过金相、扫描电镜显微组织分析, 显微硬度测定, 高温磨损试验, 对经不同工艺参数时效处理的Co基合金堆焊重熔层进行了分析研究。结果表明, 堆焊重熔层组织主要是细小的等轴状枝晶γ-Co及其间分布的共晶组织; 经时效处理后, 主要是γ-Co基体上弥散分布着合金碳化物和骨架状的共晶组织。在时效处理时, 随着时效温度的不断提高, 堆焊重熔层表面硬度随之升高, 在900  ℃时硬度达到最大值, 然后急剧下降; 相比较, 经长时(12  h)时效处理的堆焊重熔层硬度高于经短时(6  h)时效处理。经时效处理的堆焊重熔层高温耐磨性均优于未经时效处理的堆焊重熔层, 并且经短时(6 h)时效处理的堆焊重熔层的高温耐磨性好于经长时(12  h)时效处理。
  • 龚伟平, 陈腾飞, 李艳琼, 颜焕元
    矿冶工程. 2007, 27(3): 76-78.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采用溶胶-凝胶法在炭纤维表面涂覆TiO2薄膜, 通过球磨混合均匀、热压烧结制备炭纤维增强羟基磷灰石复合材料, 用三点弯曲法测试复合材料的弯曲强度。结果表明, 球磨时间影响羟基磷灰石中炭纤维的长度及其分布, 球磨时间以2.5 h为宜。表面涂层TiO2的炭纤维增强羟基磷灰石的弯曲强度比未涂层的高, 尤以用丙酮除胶、盐酸与水量比例为1.0∶8进行TiO2涂层, 得到的炭纤维增强羟基磷灰石的弯曲强度最高。在炭纤维表面均匀涂覆一层厚度合适的TiO2薄膜有利于提高炭纤维增强羟基磷灰石复合材料的力学性能。
  • 谭伟成, 胡小平, 唐思文, 张厚安, 黄之初
    矿冶工程. 2007, 27(3): 79-81.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采用高温自蔓延合成了MoSi2粉末, 经冷压和高温真空烧结成试样。在XP-5型高温摩擦磨损试验机上, 考察了MoSi2与Al2O3陶瓷在1 000 ℃对摩时的摩擦磨损特性。通过带微探针的扫描电子显微镜(SEM)观察与分析了试样表面的磨损形貌及成分组成, 并讨论了其磨损机理。结果表明, MoSi2的高温磨损过程存在跑合、过渡期和稳定磨损3个阶段, 小于50 N时该材料具有较好的耐磨性; 虽然粘着磨损普遍存在, 但随着载荷的增大, MoSi2的磨损机理依次还表现出研磨、塑性变形与疲劳断裂。
  • 刘新胜, 周灵平, 门海泉, 李德意, 李绍禄
    矿冶工程. 2007, 27(3): 82-85.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采用直流反应磁控溅射法在不同衬底温度(20~490 ℃)下沉积了AlN薄膜, 用XRD分析了薄膜的择优取向, 用高分辨场发射扫描电镜来表征了薄膜的表面型貌。实验结果表明, 当衬底处在20 ℃冷却的样品台沉积AlN时其上没有晶态的薄膜生成; 衬底处于等离子体自加热时, 薄膜具有混合的取向; 随着温度的升高, 薄膜的(002)晶面择优取向度逐渐增大, 薄膜的结晶度越来越高, 同时更加致密化。当温度到达 400 ℃时, (002)晶面取向度达到最大。温度达到490 ℃时, 薄膜再度出现了明显的(100), (101)晶面的衍射峰。
  • 杨文堂, 熊翔, 易茂中, 蒋建纯
    矿冶工程. 2007, 27(3): 86-88.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为提高飞机炭/炭刹车副金属件防锈蚀性能, 对其进行了QPQ盐浴复合表面渗氮处理。观察了金属件渗氮后的金相组织、硬度梯度变化, 并对渗氮后工件抗锈蚀能力作了盐雾实验和分析。结果表明, QPQ技术对飞机炭/炭刹车副金属件表面处理, 无论工件强度、抗蚀能力都完全满足飞机刹车时的使用要求。
  • 刘玮, 王孟君, 刘琮
    矿冶工程. 2007, 27(3): 89-91.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建立了以Access数据库为中心, Auto CAD为平台, 数据访问对象(DAO) 技术为接口的挤压模CAD数据库系统, 研究了CAD系统和数据库之间数据共享和通信, 通过DAO接口的使用, 实现了Auto CAD图形与产品信息的结合, CAD系统与数据库系统的结合, 图形管理与设计的结合。
  • 倪颂, 严红革, 刘芳, 陈振华
    矿冶工程. 2007, 27(3): 92-95.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利用机械力化学原理, 通过行星式高能球磨机, 在水溶液中球磨金属铁粉, 成功制备了Fe3O4纳米粉末。通过X射线衍射(XRD)、扫描电子显微镜(SEM)、透射电子显微镜(TEM)等技术手段对生成相进行了表征, Fe3O4纳米粉末粒径为30~80 nm。体系中铁的氧化物的相对含量随球磨时间的延长而逐渐增加, 随球料比、球磨转速的增大而增加。
  • 古一, 王志法, 夏长清
    矿冶工程. 2007, 27(3): 96-98.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采用SEM、XRD等技术对高温下含纳米镍粉的陶瓷涂层材料的晶化行为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 陶瓷涂层/合金试样在900 ℃下进行真空扩散退火后, 涂层材料发生了晶化现象, 云母作为主晶相在涂层中析出, 纳米镍粉的添加促进了云母晶体的析出。
  • 徐子芳, 张明旭, 徐初阳
    矿冶工程. 2007, 27(3): 99-102.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用XRD、TGA-DTA分析了纳米级SiO2改性水泥砂浆后的水泥基材料的性能变化, 探索了纳米级SiO2的改性机理。XRD、TGA-DTA分析表明, 水泥砂浆被改性后, Ca(OH)2晶体取向程度降低, 晶粒细化且呈无定型。改性后水化产物增多, 导致强度增大。用SEM测试评价了纳米级SiO2改性水泥砂浆后的微观形貌, 发现在水泥基中添加纳米级SiO2能使水化速率增快, 水化产物增多, 龄期结构变得致密, 导致强度增大耐久性提高。
  • 企业经济与管理
  • 戴升弘, 陈锦安
    矿冶工程. 2007, 27(3): 103-106.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简要分析了国有特大型铜工业企业——铜陵有色金属集团控股有限公司在发展中所存在的主要问题, 系统阐述了该公司近年来大力推进循环经济的主要措施和已取得的成效, 提出了该公司循环经济评价指标体系和2010年预期达到的各项综合指标。所述经验和做法对同类型企业实施循环经济和对资源型城市的转型均有着较好的示范和借鉴作用。
  • 肖勇军, 王昶
    矿冶工程. 2007, 27(3): 107-110.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从供给需求、价格走势、宏观政策等方面, 对我国钨金属资源开发利用发展趋势作了分析。指出钨行业应加强战略重组, 发展精加工, 开拓国际、国内市场, 变资源优势为经济优势。
  • 任鄂湘
    矿冶工程. 2007, 27(3): 111-114.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网络营销作为企业整体营销战略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对企业整体营销战略的实现具有不可估量的价值。针对我国中小企业网络营销现状, 分析了目前我国中小企业网络营销存在的问题以及我国中小企业开展网络营销的必要性, 最后从网络营销战略的制定和实施提出解决问题的对策, 并对我国中小企业网络营销的发展前景进行了展望。